第72章 上门(1)70(1 / 2)

吴氏的手一抖,就想到了赵老大的两个姑姑。

两人在家就没过什么好日子,嫁出去也是活受罪了,婆家又穷又苦,大姑姑来娘家一趟得走上几个时辰,年年拜年把一家子都带上了,大大小小二十来个,瘦的跟猴一样,遇见什么都想吃,一顿能吃掉几十斤粮食。

蓉宝和嘉宝两人在背后没少说念叨,说姑祖母家的小孩没礼貌,到处乱翻,还抢东西吃。

至于小姑姑就更苦了,如今躺在床上动都动不了,去年秦老大几人上门拜年时还掏了好几两银钱,她家那几个孩子面上说会好好孝敬亲娘,可久病床前无孝子,过的像不像人,谁又能知道呢。

赵媒婆看她走神,还以为是哪句话让她起了不满,忙道:“那许屠夫家娘子虽说不好说话,但也是个明事理讲道理的人。晓得这闺女嫁到婆家来了,要操持家务,教养儿女,人家心里门清,绝对不会仗势拿乔,这许家闺女,你就放心娶回家。”

吴氏笑道:“这闺女我是满意万分的,只是不知哪聘钱该怎么走?我们家也好准备一番。”

“咱们普通人家娶媳妇都是二两三两的,许家至少得要六两聘钱,一件大宗首饰。”赵媒婆停顿片刻,语带酸意道:“许屠夫家娘子也明说了,日后这些东西都会随嫁妆一起嫁进来。”

她家要是有个合适的小子,怎么说都得把这闺女说进门,面子里子都齐全的很。

吴氏大喜,随后不解问道:“我家老四媳妇进门时,到是有三金的说法,簪子、手镯、耳环,但这大宗首饰又怎么说呢?”

赵媒婆暗自算了一下,一套好一点的三金至少都要十两银子,听说当时聘钱都出了九两,更别说那些糕点好酒,活羊活鹅了,如今细细算起来,没有二三十两银钱绝对下不来。

那杨氏又是秀才妹子,暗地里指不定还送了多少东西过去呢,毕竟当时赵家没分家,也不好明端翻了那碗水。

赵媒婆想到这心里不由咂舌,对赵家的家底又有了新的认知,心里也不由火热了起来,想着如果到时两家好事成了,这谢媒钱绝对少不了。

她语气热络回道:“你家若是能打上三金自然是好,不行就打上一个银簪或银钗,顶体面了。”

听她这么一说,吴心里便有了数,聘钱六两九钱,再加上一根银簪,差不多十两银钱左右,剩下的一些糕点、酒就是看大房那边怎么说了。

赵大郎被蓉宝和嘉宝从地里喊了回来,如今正在洗漱收拾,他的衣服基本都是黑、灰两色,耐脏,方便下地干活。

杨氏看着皱了皱眉,觉得这布料显得他整个人都灰扑扑,赵氏显然也看出来了,稍稍思索一番,从自家拿出了一套藏青色衣裳,叫他换上。

“大郎,你把这套衣裳换上,你三叔的上回过生辰时做的,只穿了一两回,你去试试合不合身。”

赵大郎略带局促道:“三婶,我穿这身就行了,也是新衣裳。”

赵氏笑着催促道:“快去换上,你三叔如今胖了不少,早就穿不上了,这衣服料子好,放坏了不免可惜,你长的高大,穿着应当比你三叔俊。”

杨氏走过来笑道:“你若不喜欢,四婶家也有几身衣裳,都崭新的在那放着,你四叔比你矮一点,也不晓得合不合身。”

赵大郎摸着头,羞涩道:“谢谢三婶四婶。”

两人看着他的背影进了屋,才小声谈论道,“大郎身上的衣裳还是前几年娘给做的。”

“每年过年不是都分了好几块布吗?”杨氏小声道:“二嫂的送到娘家去了,大嫂也怎么舍不得做?”

赵氏拉着她走远了些,摇头道:“大嫂手上的布还没过年就卖掉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