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异能(1 / 2)

冯难敌见他不做回答,明白触及痛处。他仰天哈哈大笑数声,面朝五派掌门道:”五岳剑派,同气连枝,好大的口气,在我神教眼中,不过是乌合之众罢了!”他不等五派掌门呛声,转过身去,挥了挥手,只听得“呜呜”号角之声再次响起,魔教众徒阵列分明,有条不紊,浩浩荡荡,秩序井然,一柱香的功夫,便撤离了山谷。

五岳剑派众人死里逃生,不禁长吁了一口气,原想魔教实力与五岳剑派旗鼓相当,不料今日鏖战之后,自叹弗如。魔教教众甚多,传闻魔教有几万之众或许不是虚谈,教中好手也是数不胜数,那副教主冯难敌武艺高强,指挥有度,实是一等一的人才。群雄心中均想:“五岳剑派若不同舟共济同仇敌忾,恐怕自身难保。”

冯难敌所站高台,本是五岳剑派为结盟搭建的成礼之台,一个时辰之前,众人把酒言欢,欢声笑语,庆贺五岳剑派结盟之喜,一时风光无限,哪知片刻之间,风云变幻,魔教不声不响,埋下重兵,将五派精英悉数困在谷中。想到这里,众人心情也便如这台子一样千疮百孔,沮丧不堪。

衡山派掌门吴云天道:“这魔教行事隐蔽古怪,加上人多势众,着实难以对付,以后我们要多多防备。不过在下奇怪的是,刚才我们败局已定,那魔教怎么突然着魔一般,坐在地上祷告起来?祷告完毕,又自行离去?”

恒山派掌门清风师太道:“魔教行事向来古怪,贫尼听闻西域以西,那里的人不信佛不修道,其民众信奉葛林教,每日定时祷告,莫不是这魔教信奉葛林教?”

吴云天道:“那葛林教是什么教?我怎么没有听说过。”

风清师太道:“我也知道不多,只是有次在昆仑山中听到西域商人说起,那葛林教早中晚各要祷告一次。”

白一痕道:“这魔教来历,在下略知一二,它与那葛林教并无瓜葛,我朝魔教源自明教,那明教又源于古早波斯拜火教,刚才他们祷告之时,手比作火焰状,正是拜火教祷告之礼。”

他续道:“此教从波斯向东流传,东方总坛原在西域昆仑山中,他们广收信徒,讲经练武,历经已百余年,自称大光明教。其第十三任教主阳顶天励精图治,将明教势力发扬光大,底下分设左右使,更有四大法王,五散人,势力之大天下难望其项背,其教也慢慢渗进我中土,中原人士称为明教。当时元人残暴,害我百姓,我朝太祖那时身无分文,穷愁潦倒,为求庇佑,便入了明教。”

众人心中一惊,暗想原来太祖朱元璋也曾是这魔教中人,只是当朝史料未有只言片语提及此事,不知华山派掌门从何而知。

“后来阳顶天突然杳无音讯多年,明教左右使,四大法王谁也不服谁,争起了教主,闹起内乱,白眉鹰王一怒之下带着一些教众自立门户,其余的分崩离析,各自过自己的去了,好好一个明教从此便败落了。”

白一痕接着道:“后来张三丰张真人的徒孙张无忌接掌教主,重振明教,带领教众驱除鞑虏,实在为我大明朝创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清风师太道:“白掌门,据贫尼所知,我大明江山,可是太祖和常遇春等开国英雄他们打下来的,史书上未见什么明教功劳。”

白一痕道:“师太有所不知,太祖和常遇春将军起事之时,皆是明教信徒!我朝太祖出生贫微,既无名望又无钱财,为何登高一呼,应者云集?其实当初起事众人都信明教,群豪信仰相同,所以众志成城,势如破竹,打下了这大明锦绣河山!”

清风师太道:“你方才说,明教教主是张无忌,怎么教徒听太祖的,而不是听教主的?”

白一痕皱了皱眉,道:“此事我也不解,明教抗元之事如火如荼,日进千里,忽有一日,这位张无忌教主突然心灰意冷,把一众教徒交给太祖他们,携夫人隐居去了!”

清风师太道:“这位张无忌教主行事也是古怪,大好的江山说不要就不要了。”

嵩山派掌门秦仲恺忽然嘿嘿一笑,清风师太怒道:“你笑什么?”

秦仲恺道:“你可知为何我朝对太祖曾是明教教徒一事讳莫如深?史书不见一言半语?”

清风师太急道:“你要说便说,别卖关子!”

秦仲恺道:“那定然是太祖使了什么手段挤走那位张无忌教主!太祖为人众人皆知,一众元勋也是一个脑袋长了十个心窍!”

白一痕点头赞道:“想来是这样。现在的魔教源自明教,我听说明教行事光明磊落,而当今魔教做事诡谲莫测,定是我朝太祖打下江山,怕明教势大,再出一个自己,危害社稷,所以天下安定后定然是强令把明教解散了。”

“而一众教徒未失信仰,虽一时作鸟兽散,但之后又聚集起来,成立了这魔教,魔教做事低调诡秘,定时怕朝廷弹压之故。”

清风师太道:“我听说那明教教主张无忌有一门内功旷世绝学名叫九阳神功,其威力惊世骇俗。这些年来,贫尼却未曾见魔教中人使过?”

白一痕道:“正是,九阳神功乃内功无上心法,自出世以来,便与少林的易筋经,古早的九阴真经齐名,只是不知为何魔教似乎无人会这门无上内功!”

秦仲恺笑道:“依在下之见,没传下来倒是好事!”

清风师太眉头一皱,道:“如此武林绝学失传怎么又是好事了?”

秦仲恺道:“要是传了下来,威力之大,与易筋经不相上下,你我哪个是敌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