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我们行走在世上(1 / 2)

“人,是一种很神奇的动物,决不能以简单的善和恶去评价。在大多数时候,人是愚昧的,面对既定且了解的事情,总是不乏批判与审视。

对于未知的事,却往往被人冠以神秘的瞻仰。最原始的宗教崇拜,是人妄图站在神的视角去解释未知,滑稽、可笑、且愚昧。

幸好有我们这样清醒的人,不愿与浊世同流,愿意走遍世界的每个角落探寻真理......当然,这注定是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

所以,我们是神圣的。”

——节选自托马斯·W·加西亚所著《世界行人编年史》

-------------------------------------

从有人类文明出现在地球上开始......

不,应该是从有智慧生命出现在地球上开始。

未知——一直是他们锲而不舍努力的探寻、却总是求之不得的东西。人类在地球上已经出现了几百万年,但真正谈得上的文明,也只有五六千年而已。

人类文明的出现,带来了进化与繁荣,也带来了“神”!

“神”的出现,是人类对“未知”的崇拜,面对未知的事物,用“人”的力量无法解释,于是人类把所有原因都归结给了“神”。

文明在更迭,时代在进步,许多“未知”都有了科学的解释,从愚昧到开化,从迷信到科学,从疯狂到理智......随着一座座“神”的殿堂轰然倒塌,人类坚信,他们已足够了解地球。

但这还不够,远远不够,人类被自己的虚荣自大遮蔽了双眼,浑然看不见隐藏在表象下的事实!

事实就是,真理!

佛家有偈问,“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真理,就是解释地球上一切事物来源、发展、去处的法则!

谁能掌握真理,谁就触摸到了这个世界的本质。

发现了真理存在的人类,毅然走上了探求真理的路,他们行走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终其一生寻找着真理的痕迹,就像是一个步履不停的行人,孤独且坚定地走在曲折崎岖、没有尽头的道路上。

所以他们的名字,叫做“世界行人”!

柳谢,因为某种原因,接触...或者说获得了某种“真理”,成为了“世界行人”里的一份子。

而那个“真理”的载体,就是桌上那盘毫不起眼的苹果!

啃了一口苹果,重复来到这种虚无缥缈、仿若游云的状态,柳谢还是忘不了昨夜的窘境,陈辞的声音坚定传来,“不要急,慢慢地,想象自己是一名被母亲抱在怀里的婴儿,轻轻地呼吸...缓缓地挪动身体...尽量想象四肢收拢,双脚蜷缩的姿态...然后,睁开眼睛。”

柳谢知道陈辞是在教导他该如何正确的引导这种力量,毫不犹豫的按着陈辞的教导想象起来,他能感受到自己心跳的律动,感受到了被撕裂的痛楚,也感受到了没有实体的四肢正缓缓靠近他的“心脏”。

随着那一句“睁开眼睛”,柳谢赤裸的身体再次出现在天花板下,一头栽倒在沙发上。

赶紧用被子盖住下身,柳谢用18年来最迷惑、最真诚、最求知的眼神,颤抖着苍白的嘴唇:“陈教授,这是怎么回事,帮帮我!”

陈辞好像欣赏一件绝无仅有的艺术品般欣赏着柳谢,拿起苹果狠狠啃了一口,“当然!”

此刻太阳升的很高,阳光穿透阳台映打在二人的脸上,神圣且纯粹。

陈辞到卧室里拿出一套衣服给柳谢换上,手指一抬,茶几上的物品就被一道无形的力量推至别处,他左手拿着一颗啃了半边的苹果,右手拿出一本厚有三寸的书,将之摆在茶几上。

“我就说两件事,一,你的力量本质;二,你的力量来源。”

柳谢与陈辞面对面而坐,紧张而期待的点头。

陈辞抬起右手摩擦着书的表皮,眼神少有的郑重:“地球从诞生到现在,已经有四十多亿年了,我们都不知道这四十多亿年间地球上都发生过什么,有什么文明出现,但自从有人类社会以来,就有了我们这样的人。”

“最早,我们不知道这股力量从何而来,由于比普通人强大,我们被奉为神明的代言人,成为了宗教里的巫祝、僧侣、修士、先知。但我们其实有自己的名字——世界行人,或者叫世界行者。”

陈辞轻轻翻开了书,“这本书的名字,叫做《世界行人编年史》,作者,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著名历史学家,托马斯·加西亚,这个人本身极富争议,但世人都无法否定他的才智。就像司马迁一样,他耗费了大半生的时间,终于在死亡前,编著了这本书。这本编年史,也成为中世纪以来最全面、最权威、相对客观的世界行人历史科普书籍,我这本,就是它的中文译本。”

“这本书里,大致阐释了我们的力量来源。”陈辞翻开书,脚剁了剁地,“力量,来源于我们脚下立足的地球!”

“地球是一颗星球,同时也是一个生命,贯穿时间与空间的集合,迄今为止,地球共赋予了我们十二种力量,我们称之为十二真理途径。分别是:粒子作用、精神合一、自然创造、智慧化育、空间无限、时间唯一、真实存在、虚无幻灭、混乱熵增、秩序熵减、缘起有因、缘灭有果。”

“这些力量的实质体现,我们称之为秘源,你可以理解成念力、内力之类的东西。”陈辞手指轻扣茶几表面的玻璃,就像在敲黑板,“你可以看见,这十二真理途径大致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每一种途径,都代表了不同甚至是截然相反的秘源本质。”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