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良心的刺痛3(1 / 2)

“又来了,我答应,我答应还不行吗?”齐凌双手捂住胸口,身体弯曲,低声自言自语,声音微弱得只有他自己能听见。心脏的疼痛瞬间减轻,但他不敢立即把手从胸口移开,心中满是无奈。</p>

果然,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即使是灵魂穿越也是同样的道理。他占据了宋代齐凌的身体,回到了十八岁,还意外得到了高超的箭术,但这都是有代价的。这个代价就是——良心的谴责!</p>

可能是他的灵魂与新身体的融合不够完美,或者是大宋时期的齐凌心中的热血难以平息,这三个月来,每当他的二十世纪思想与大宋齐凌的理念发生剧烈冲突,他的心脏就会像被紧紧握住一样疼痛。像今天这样的疼痛程度只能算是轻微的。</p>

前几天,部下们巡逻时发现了一批走私的砖茶,他原本想收受贿赂后放行,结果那疼痛让他痛不欲生。没有速效救心药,他也无法确定这疼痛是心理作用还是真的有大宋齐凌的鬼魂在作祟,齐凌只能先保命再说。大丈夫能屈能伸。</p>

既然占据了别人的身体,偶尔满足原主人的愿望并不丢脸!那次,为了避免剧烈的疼痛,他不得不拒绝贿赂,带领部下扣留了砖茶和主人,送到了府城的巡检使衙门。</p>

虽然不久后,砖茶主人得到了巡检使衙门的放行,并获得了官方的通行证,但消息传到金牛寨后,齐凌只是感到胸口稍微有点闷,却没有再疼。</p>

“不好了,巡检又犯病了!”</p>

“快给巡检揉揉!”</p>

“巡检,您感觉好点了吗?好点了吗?”</p>

“哎呀,我就说水太凉,四月的西北不同于汴梁啊!可是巡检他老人家就是不听,就是不听!”</p>

惊呼声、慰问声以及捶胸捋背的动作纷纷传来。</p>

这让齐凌不得不放开捂住胸口的手,强打精神说:“我没事,扶我起来,备马,回寨!”</p>

“巡检,您真的没事了吗?!”</p>

“巡检,需要我帮您再揉揉吗?我会一点按摩……”</p>

“巡检,您的身体最重要。</p>

找牛的事,交给我吧!”</p>

张帆、杨威、刘鸿、王武四位“大”弓手依然围在他身边,一边低声询问,一边不舍地瞥向酒水和食物。</p>

“虽然只是一头老牛,但它关系到侯张氏一家的生活,我怎能因为身体不适就不管不顾呢?”为了不再让良心痛苦,齐凌刻意摆出清官的姿态,严肃地说。奇怪的是,话说完后,心痛的感觉立刻消失了。</p>

“渣滓!”齐凌悄悄地翻了个白眼,对已经死去几个月的原身体主人表示无尽的鄙视。</p>

接着,他豪爽地挥手说:“酒和肉,让兄弟们分了吧。</p>

人头一份,吃不完可以带回家,别浪费!”</p>

“多谢巡检赏酒!”</p>

“多谢巡检!”</p>

“巡检一出,案子必破!”</p>

一片欢呼声,震耳欲聋。</p>

众弓箭手和乡勇们忙乱地帮齐凌上马。</p>

他用眼神挑出了四个倒霉蛋,让他们负责护送他回金牛寨。</p>

其他人等不及马蹄声远去,就迫不及待地扑向酒坛和肉干,大饱口福!</p>

“不过是些腊肉和劣质葡萄酒,至于这么兴奋吗?”齐凌用眼角的余光瞥见手下们的举动,嘴角不禁微微上扬。</p>

金牛寨虽有好山好水好收入,但食物实在匮乏。</p>

别说和二十一世纪相比,就是和原身体主人记忆中的汴梁相比,也相差甚远。</p>

原身体主人在被贬到金牛寨前,可是名副其实的功臣后代,平时自然是锦衣玉食。</p>

像乳饮羊、葱泼兔、洗手蟹、醉虾酿橙、三脆鹌鹑、百味羹等美食,都是家常便饭,想吃,只需吩咐仆人一声,酒楼就会做好送到府上。</p>

(注:以上是历史文献中记载的汴梁美食。)</p>

而酒足饭饱后,还有隋堤、梁园、州桥、琉璃塔等好地方可供散步消食。</p>

就连聚集了天下最美女子的樊楼,原身体主人也曾与朋友大大方方地去过几次。</p>

虽然碍于读书人的面子,每次只是喝酒,听曲,写词与歌姬互动,但也相当风光。</p>

这让齐凌在记忆中偶尔翻到,都会两眼放光,羡慕不已!</p>

“不行,等我赚够了钱,一定要去一趟汴梁!”他抬头看了看四周郁郁葱葱的群山和广阔的田野,暗自在心里给自己定了个小目标。</p>

现在是咸平五年,即公元1002年,离北宋灭亡还有120多年。</p>

齐凌本来就不是一个胸怀壮志的人,在他的有生之年,大宋也不需要他来抵抗女真,避免靖康之耻。</p>

所以,在他看来,快乐地享受生活,享受美食,美景和美人,才是穿越而来最重要的事情。</p>

至于其他琐事,自然有吕蒙正,寇准,范仲淹等人去操心,他没必要浪费精力!尽管他来自二十一世纪,政治智慧未必能比得上那些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贤相良臣!</p>

金牛寨离延水河不远。</p>

一边任由马儿自由行走,一边思考着心事,转眼间,齐凌就在四名乡勇的陪同下,回到了他在金牛寨巡检所的正堂,处理日常事务的地方。</p>

虽然比不上定安县县衙那么高大宏伟,但金牛寨巡检所的衙门依然是方圆百里内数一数二的“豪华建筑”。</p>

房屋前后共有五进,左右跨院各占地两亩,正堂门前的空地宽阔,宽度足足有三十米,长度达六十米。</p>

空地铺设的是附近山上的凌石板,平整且光滑。两侧排列着两排同样的石柱,供来往公务的人拴马。正对着巡检所正堂大门,有一面七八米宽的照壁,由土砖堆砌而成,表面涂有防水的白灰,顶部覆盖着木质斜顶。当官府有重要公告或朝廷有重大事项需告知民众时,照壁就充当布告栏的角色。平时,它则是区分官府办公区和集市区域的标志,防止人们随意闯入或停放运输货物的马车、驴车。</p>

今天是农历四月十五,正是约定俗成的赶集日。因此,照壁以南的街道两旁,各类货摊和货车排成长龙,长达一百多米。商贩和买家挤在摊位前,讨价还价的声音此起彼伏,像沸腾的开水。不过,更多的人并不专注于交易,他们绕过照壁,聚集在巡检所正堂门口,期待即将上演的“好戏”。</p>

边境偏远地区,娱乐活动匮乏。春播结束后,人们有了充裕的时间。对于当地人来说,观看新任巡检审理案件是一种难得的乐趣,比看粗汉打架或在家生儿育女更有吸引力。</p>

“巡检回来了,巡检回来了!”</p>

“毕竟是汴梁城长大的,看着就俊俏!”</p>

“什么汴梁的,巡检可是西北齐家出身,正宗的西北汉子……”</p>

不只是闲来无事的男子对看热闹充满热情。边境地区的女子也巾帼不让须眉,赶集之余,她们也纷纷靠近正堂门口,想要一睹巡检的风采。毕竟,稀有的事物总是珍贵的。习惯了家乡男子粗糙的皮肤和满脸胡须,再看齐凌那同样古铜色却光滑如绸的肌肤,总让人眼前一亮。而齐凌骨子里透露出的书卷气息,更有一种难以言表的魅力,让许多已婚妇女和未婚少女暗自想象,是否应该让自己的丈夫或情人也去读几本书,给闺房生活增添些不同色彩。</p>

如果齐凌只是来自汴梁的太学生,那么人群中的热烈目光足以让他手足无措。但如今的他是二十一世纪的老油条齐凌,这些目光对他来说微不足道。因此,面对乡亲们的评价,齐凌毫不紧张。他从容地跳下马,摆出他认为最潇洒的姿势,将缰绳交给身旁的乡勇,然后快步走上台阶,穿过正门,来到桌案后,拿起镇尺轻拍桌面,“啪!”</p>

“巡检升堂处理公务,无关人员回避!”立刻有值勤的衙役大声呼喊。</p>

虽然没有电视剧里县令审案时的那份威严壮观,但也足以让四周瞬间安静下来。</p>

与二十一世纪的城市居民习惯于通过法院解决各种纷争不同,如今的大宋,愿意打官司的人少得可怜,就像凤毛麟角一般。</p>

普通的邻里矛盾,财产争执,找族长或村里德高望重的长老就能解决。</p>

只有涉及到人命案或是族长和长老们无法处理的案件,才会惊动官府。</p>

而官府处理案件,也不会像电视剧中那样,芝麻绿豆大的事情都要知县亲自出面。</p>

通常县尉、主簿和巡检就能解决大部分案件。</p>

只有在发生凶杀、谋反、忤逆不孝等重大案件,或是双方当事人都是县里有名望的士绅时,才需要县令介入。</p>

而在县令接手案件前,他的幕僚和各房书吏早已将案件梳理得差不多,他自己往往只是走过场而已。</p>

因此,齐凌今天要处理的公务,只有侯家村的侯张氏控告周家堡的周癞子偷牛一案,这是他的专长。</p>

片刻,两名乡勇将原告带到了大堂之上。</p>

还没等齐凌开口询问,侯张氏已经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哭得地动山摇。</p>

“请巡检为小妇人主持公道啊,我家上有老下有小,全靠一头老牛维持生计。</p>

它是我们家的顶梁柱,现在被人偷走了……”</p>

“哈哈哈……”大堂外,一片哄笑声响起。</p> 围观的百姓乐见其成,一边抹着眼笑出来的眼泪,一边悄悄向前移动,生怕离得太远影响自己观赏大堂内的“好戏”。</p>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