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拦路虎17(1 / 2)

“小心肝,别闹了,吃饭,吃饭!安定县衙的凉爽明亮的二堂里,县令张威笑容满面地用朱漆盘装满了小鱼干,送到一只橙色家猫的嘴边。正在睡觉的橘猫闻到鱼腥味,立刻睁开眼睛,先是欢快地叫了几声,然后低头狼吞虎咽。</p>

“慢点吃,慢点吃,吃完了还有,还有!”县令张威像哄情人一样,满脸温柔地叮嘱,心里充满了幸福和满足。</p>

他今年五十二岁,读书成绩一般,考了七次才考上进士。</p>

而且在同一批考生中,他还排在倒数第二。</p>

不过,他治理政务的能力显然超过了学术研究。</p>

五年前,他被任命为下县主簿,正式踏入仕途。</p>

接着两年升一级,从主簿、县丞,一直升到了知县,调任安定县。</p>

今年,他在定安县令的位置上,也即将满两年...</p>

虽然还没有达到规定的三年考核期限,不过,我也已经准备好晋升了。</p>

县令晋升通常会换个地方,担任府或州的同知。</p>

不过,张威更倾向于去耀州当通判。</p>

有两个原因,首先,耀州离京兆府近,便于与上级沟通。</p>

其次,通判的职位虽然与同知级别相同,但权力比知州还要大。</p>

而且,通判是中央直接管辖的官员,无论是升迁还是调到其他肥缺,都有优先权。</p>

“慢慢来,慢慢来,阿福,好东西都给你留着呢,别这么着急吃!”想到自己的仕途一片光明,张威的心情越发愉快,一边呼唤着猫咪的名字,一边在橘猫的脖子后面轻轻抚摸。</p>

这只橘猫名叫阿福,和他的小名一模一样。</p>

在张威眼中,这只猫是他的幸运星。</p>

自从养了它,他做事都顺顺利利。</p>

至于橘猫从不捉老鼠,甚至看到老鼠跑上书架也不吱声,张威选择无视,甚至把它当作“仁慈”,大肆宣传。</p>

在这个时代,会抓老鼠的猫多的是,但能和老鼠成为朋友的,全世界只有阿福独一份!</p>

作为一只猫,要学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做官又何尝不是这样?</p>

那些恪尽职守、清正廉洁,在张威看来,只是刚入官场的菜鸟才会相信的假象。</p>

实际上,能在官场上混得开的,都是懂得随波逐流的人。</p>

菜鸟们要么在四处碰壁后渐渐学乖,要么一辈子在底层挣扎,无法晋升。</p>

因此,对于最近声名鹊起的年轻巡检,张威并不看好。</p>

真以为凭借一首诗词就能平步青云吗?</p>

这只是失意文人的自我安慰,实际上,诗词何时变得如此值钱?</p>

从大宋建国以来,哪位枢密使是因为诗词写得好而受赏识的?</p>

常言道,半部《论语》治天下。</p>

读书太多,反而可能不具备做官的本事。</p>

至于公务,无论是辖区内的案件还是邻里纠纷,都有专门的孔目负责处理,哪需要巡检事事亲力亲为呢?(注:孔目,宋代对低级吏员的统称。一般县里设有吏案、户案、礼案、兵案、刑案、工案六个办事机构,每个机构设一个孔目。)</p>

你一个来自汴梁的读书人,再聪明能干,对地方事务和风俗习惯的理解,能比多年经验的老吏更熟悉吗?</p>

现在还没捅出篓子,算是运气好。</p>

万一哪天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就算背后有太学同学撑腰,也会落得灰头土脸。</p>

所以,县令张威认为,他手下的这位齐姓巡检要么是读书读傻了。</p>

要么,就是想捞点名声,然后换个地方,并没打算长期担任定安县金牛寨巡检的职务。</p>

否则,这个人不会不顾官员的身份,去抢捕头和衙役的工作......</p>

更不会像文职人员那样,整天扛着长枪弓箭满山追着野狼跑。</p>

所谓的“每案必破”,“伶牙俐齿”,这些听起来威武的称号,其实都是小官小吏才有的荣耀。</p>

但官员和吏员之间,却存在着一道无形的天堑。</p>

一旦有人被上级认为是“能干的吏员”,他这一生最高的职位可能就是“少府”、“将作”、“都水”这三个监察机构,或者是大理寺。</p>

除非他哪一天碰巧立下了惊人的功劳,否则永远不可能成为一路的镇守者,或是进入中央权力核心。</p>

“禀告县令,金牛寨巡检所的弓箭手张帆,受巡检齐凌之命,带着窦家堡窦三娘控诉儿媳不孝的案子,以及案件的双方当事人来到县里,请求县令亲自裁决!”</p>

有些人就是经不起琢磨。</p>

张威刚刚在心里嘲笑金牛寨巡检齐凌年轻不懂事,齐凌的名字就通过主簿周崇的口中传到了他的耳朵里。</p>

“婆婆控诉儿媳不孝?!他不是号称伶牙俐齿吗?怎么这么点小事也要麻烦老夫?”张威还没摸够橘猫,皱着眉头对外抱怨。</p>

“属下刚才也问了同样的问题,张帆回答说,他们巡检认为,他的职责是缉拿走私犯和盗贼。</p>

而替天子牧养百姓,教导民众,那是县令您的职责。</p>

他不敢越权行事!”周主簿微笑着,不动声色地在张帆的话里加了一点调料。</p>

“他还懂得不越权,难得,难得啊!”县令张威听了,立刻冷笑一声撇了撇嘴。</p>

然而,笑过之后,他却沉默了许久。</p>

直到周主簿在外轻咳几声,他才猛然回过神来。</p>

他摇摇头,把手从橘猫头上移开,温和地吩咐:“子瑜,进来喝茶吧。</p>

这里没有外人,我们不必过于拘泥于礼节!”</p> “遵命!”主簿周崇,也就是周子瑜,应了一声,恭敬地快步走进来。</p>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