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振臂一呼47(1 / 2)

\"速去收集灵灯,不得耽误片刻!\"</p>

\"快传令,立即执行!\"</p>

\"各位一同出手,县尊有令,务必悉数收回飞天灵灯,不得遗漏!\"</p>

……</p>

事态突变,执事张宝等人根本来不及领悟其中深意,为何县令张威竟焦急如焚至此?他们只能本能地嘈杂应答,匆忙奔向县衙之外。</p>

他们不解张县令的忧虑,而在县衙大门外等候与张县令相晤的周氏家族更是困惑不已。目睹张宝率众衙役、仆从慌张掠过身旁,却并未引领他们进入县衙面见县令,周家人顿时怒火中烧。</p>

“执事,县尊此刻正在忙何要务?怎还未传唤老夫相见!”</p>

“王堂头,县尊平日里并非此般行事之人,莫非其中有你从中捣鬼不成?”</p>

“哼,家父或许只是遭遇了邪修之徒的绑架,并非不能安然归来。尔等此举,未免过于急于另寻依靠了!”</p>

……</p>

情急之下,人们的言行往往会失去理智。主簿周崇的儿子及宗族子弟亦未能例外,纷纷聚拢过来,挡住了张宝和捕快、衙役们的去路,口中连珠炮似的发出质疑或讥讽之辞。</p>

“非也,县尊言道,这夜空中的灯笼含恶意之深。必须先行尽数销毁。”</p>

“县尊命我等周家众人相助,务必先清理灯笼,方有可能解救主簿大人于危难之中!”</p>

“那些灯笼必定与主簿大人失踪一事有所关联,还望诸位能够鼎力相助,暂且让出道路!”</p>

……</p>

张宝等人无可奈何,只得停下步伐,先安抚周崇之子及其族人的情绪。这样一来,他们的行动愈发迟滞,混乱不堪。尚未与周家人解释清楚,空中挂着的灯笼已有部分燃烧殆尽,开始缓缓坠落。</p>

“不得捡拾,切勿触碰。县尊有令,任何人不得捡取灯笼!”捕快首领王七心急如焚,一把推开挡在他前面的周家子弟,直冲向灯笼即将落地之地。</p>

原本王七就因不受主簿周崇赏识,遂暗中投效县令张威。如今周崇陷入困境,正是他表露忠心的大好时机。至于周崇日后回归之事,则可待其有机会归回时再议。</p>

“失礼,失礼,在下速去速回,速去速回!”聪明如王七者不在少数,其他衙役也纷纷避开周家人的阻挠,各自追向那正缓慢降落的灯笼。</p>

然终究慢了一步。定安县城内的居民,平日里难得遇见如此新奇之事,初见这条灯笼长河划破天际,无不惊奇万分。</p>

待看见有灯笼飘落自家附近,如何能按捺住不捡拾之心?就算不贪图灯笼之美,单是灯笼下方垂挂的细绢拿回家洗净后,也可缝制成抹额短裤穿戴。</p>

于是,不论男女老少,皆争相涌上街头,争抢灯笼带回自家。待张宝、王七和捕快们赶到现场时,哪里还有半个灯笼的踪影?</p>

而怀有逆反心态的民众并不止一个。张宝等人越是大声呼喝,要求百姓交出那所谓的“灵引灯”,便越是激起百姓对其的好奇。</p>

“当家的,你看这白绢上写的可是密咒?”</p>

“快丢掉,快丢掉,小心招惹灾祸临头!”</p>

\"啊,这素色仙绢之上竟有符篆留存,还带有修士的手泽印记!\"</p>

\"赵道友,你精通古篆,速速解读其上之意!\"</p>

\"似乎乃是一纸供词,此处分明是以灵力捺下的法印认可!\"</p>

\"涉及周真人--慎言--\"</p>

夜幕之下,定安县的百姓于灯火熠熠的灯笼旁,发现仙绢之上的神秘字迹。</p> 有人鼓足勇气,暗中揣摩那仙绢之上记载的秘辛究竟为何。</p>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