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一鼓94(1 / 2)

\"七叔,那是辽国禁地!\"被称为十三叔的胡家长老骇然失色,紧急警示跃于唇齿之间。</p>

\"辽国又如何,至少那里还能保全生机!\"胡老七大感无奈,语气深重地补充道,\"我们不能坐以待毙,任由别人灭我胡家之族。红莲宗自二十年前起就开始广招弟子,这次朝廷兵马未必能够彻底制伏他们。一旦他们喘过气来,必然找上门来对付我们胡家。\"</p>

\"这……\"十三叔无言以对,满眼泪水地点点头,随即转身去挑选子弟,准备行囊。</p>

\"这就是我们的宿命,毕竟我们只是凡夫俗子。\"胡老七再次轻叹,低声道,\"只望官兵能行事果断些,莫留下任何祸患之源。\"</p>

环庆之地,诸族交织,信仰各式神祗的教派与山贼匪徒如同繁星点点。自从大唐皇朝衰败以来,此地便未曾有过几日安宁。</p>

对于这类大家族的族长而言,早已积累了应对危机的生存之道。</p>

军队如烈火,盗匪似流沙,而普通百姓则宛如顽强生长的草木。</p>

四季更迭,野火焚烧,风沙掩埋,但草木只要根植大地,悄然散播,就绝不会真正消亡。</p>

大火熄灭,沙尘落定,翌年万物依旧绿意盎然。</p>

\"张校尉,万万不可啊!\"距离窦家堡二十里的官道上,凌马寨巡检夏俊才脸上布满冷汗,竭力恳求,\"此地胡汉混居,民风尚武,百姓误信谣言,以为官军欲强行征收牲畜与粮草,因而聚众自保。微臣只需半月光景,便可安抚民心,助其辨别是非……\"</p>

在他身后二百步远处,数千来自不同村落的壮丁,手持弓箭与刀矛,将官道封锁得严严实实。</p>

几位领头的村寨首领,均身披猩红披风,一字排开站立在队伍中央,手握长枪,面露愤慨之色。</p>

这些首领身后,则是三百余名全身武装的剽悍壮汉,个个身高八尺有余,身穿黑漆皮甲,头顶狐狸皮帽,骑着骏马,手中的武器在阳光下闪烁着森寒光芒!</p>

\"你说这叫自保?\"张环瞥了一眼夏巡检,冷笑反问,\"他们除了没公然竖起义帜,还有什么没做?何况本官是追踪昨夜袭击军营、杀害我兄弟的邪魔而来,沿途未动用一粒米、一头羊,他们为何竟敢听信谣言肆意妄为?\"</p>

\"这,这,他们是被邪徒所蒙蔽,被那些邪徒给误导了。还请大人赐予微臣一些时日,让我去澄清误会。\"巡检夏俊才深知自己先前的理由难以服人,但他仍不忍见局势失控,继续擦着额头的冷汗,请求张环暂且不要发动攻击。</p>

在他的管辖区域内,红莲教徒公开活动已是人尽皆知的事实。</p>

他麾下的射手与乡勇之中,亦不乏虔诚的红莲圣母信徒,这一点,他心中也十分清楚……</p>

遥远的边陲之地,灵气稀薄,自古以来修道文化并不兴盛。当地的民众崇敬火灵教,信仰黄大仙,供奉狐仙胡二姐,乃至尊奉苍狼与白鹿为守护神,这样的景象屡见不鲜。</p>

就连山中有一处奇石,形状独特,也被众人顶礼膜拜,焚香祈祷。</p>

在这种环境中,增添一群信仰红莲圣母的人,在夏俊才这位修炼者眼中,并不足为奇。更别提他的使命是缉拿邪魔外道,制止走私活动,维护一方安宁,他并未涉足干预凡夫俗子的信仰选择。</p>

然而,一旦今日红莲教众与官兵发生正面冲突,其性质便会瞬间逆转。</p>

就算官兵能够镇压住红莲邪教徒,身为巡查使者的夏俊才事后也无法逃脱“治下不安”或是“知情不报”的罪责。倘若官兵不幸败于红莲邪教徒之手,那麻烦便接踵而至。识破大宋官兵脆弱实力的红莲邪教徒定会借此良机,挥师侵袭各地。</p>

届时,作为巡查使的夏俊才,恐怕只能面临战死沙场或屈膝投降两条道路。</p>

于是,站在夏俊才的角度来看,他主动担当调解者,促使双方各自退让一步,实为最优解。</p>

如此一来,张环等人无需冒着全军覆灭的风险,红莲教的信徒以及附近各城堡的居民也无需玉石俱焚。</p>

对于张环提出的条件,其实解决之道并不复杂,无非是个颜面问题。</p> 各个城堡的秘密囚牢之中,必定囚禁着不服管束的族人或负债累累的佃农。堡主只需献上几颗人头以示诚意,足以让张环挽回颜面,满载而归。</p>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