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军事改革27(1 / 2)

李华面带满意的神情,注视着肃顺。

在众多旗人之中,只有他坚定不移地支持重用汉人。

在咸丰时期,肃顺应该是咸丰帝执政生涯中为数不多的“亮点”之一,正是由于肃顺的崛起,当时才一度出现“中兴”之势;也正是由于肃顺的出现,才改变了朝廷的整个格局,让满汉力量得以平衡。

李华继而言道:“今日早朝所发生之事,众爱卿亦皆望见矣,朕亦是经老祖宗点拨之,莫非朕晨间之表现尚不能以明示乎?”

“你们用祖宗压我,那我就用老祖宗反压你们。”李华心里想道。

果然,经过皇上这一提醒,载垣、端华这才回想起来早朝皇上那不可思议的表现,真是堪称天降祥瑞之兆啊。

两人这才没有继续反驳了。

李华严肃说道:“此事就这般定了,莫再多言。”

李华转移话题继续问道:“肃顺,现国库尚有多少银两。”

肃顺回道:“皇上,国库现有三千多万两白银。”

李华有些吃惊,不禁纳闷地问道:“前段上报一百八十万两,现今怎多出这许多银两?”

肃顺回曰:“然也,皇上。自臣严行打击贪墨腐败,严惩渎职失职,整肃官场政风后收缴约三千余万两白银。”

“甚好,甚好,肃顺汝做得甚佳。汝不但要续遣人暗中探查诸官员,亦要秘遣人探查各地富商之家底以呈报。”李华目中闪过一丝狡黠,狠厉。

李华清楚地知道,如今的大清百官贪污腐败己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这棵参天大树中的蛀虫到处都是,一两次的清理根本无法查清,而且还会牵涉众多。

这也算是原身咸丰帝的一个“亮点”了,他继位后就立刻让肃顺严查贪污腐败。

而李华现在不仅要严查腐败,还要在后续对各大富商动手。

他打算先秘密收集他们的证据,等忙完主要事情后,再秋后算账。

肃顺看到皇上狠毒的眼神后,心中一惊,他明白皇上还要继续对那些贪官下手,而且这一次不仅是贪官,就连各地的八旗富商们也要遭殃了。

但肃顺明白,这是现在时期必要的手段。他立刻领命道:“臣遵旨。”

李华继而问道:“穆荫,现今八旗京营有几许兵,绿营兵又有几许在京城。”

兵部尚书穆荫回奏道:“陛下,八旗京营约有十万兵驻扎,两万绿营兵驻扎于京城周遭及首隶省境内。”

李华忖度一番后开口言道:“从八旗各个营中,将年十八至年三十之精锐兵力,给朕拣选出来二万人,再自绿营兵中拣选一万人。”

“穆荫,朕限汝于十五日之内,整合应召符合条件之精锐士卒,切不可要一切官职将领,朕要亲自训练此三万人,打造一批骁勇善战之士。”

“新兵训练设之于天津府大沽口,需于大沽口建立新军训练营、新兵学堂。”

“朕会遣人将建设图纸予汝,汝务必尽快完成。再通告天津水师提督,令其于大沽口之水兵协同训练。”

穆荫回奏道:“臣遵旨。”

李华之目光于群臣中扫过,最终停留在奕?身上:“六弟,汝智勇双全,又为皇亲国戚,汝与洋人去谈正适宜。”

“朕封汝为军机大臣主外交,兼工部尚书,于朕训练新兵之期间,汝需大量购置洋枪洋炮,并秘密设立兵工厂以行仿制与改进。”

因奕?于咸丰帝崩后,就大力发展洋务运动,所以李华将前期工业革命先交予他。

奕?闻得皇上之言,自身复得重用,心中甚为激动,赶忙说道:“臣遵旨。”

“臣反对。”

“臣反对。”

“臣反对。”

这次不光是载垣,端华反对了,就连肃顺也反对。

载垣奏道:“皇上,大清之立国根本乃骑射为长,弓马取天下,军队弃骑射而改用火器,实乃数典忘祖之举也。”

肃顺奏道:“然也,皇上,西方乃蛮夷,自西方传来之思想与器物皆为奇巧淫技,还望皇上三思啊。”

李华被他们气的发笑,忍不住开口骂道:“尼玛,你们不让老子用洋枪火炮,用啥?.....用舌头喷走他们啊?”

三人被骂的一头雾水,不太明白皇上说的意思。 李华望着三人一头雾水,无奈地继而言道:“汝等不让朕用洋枪火炮,欲让朕赤手空拳去征战乎?”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