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清朝兵系11(1 / 2)

卯时西刻,总管太监准时将李华叫醒。

李华看了看身边还在熟睡的兰贵人。

“看来真是累坏了。”李华心道。

李华没有吵醒兰贵人,洗漱后便去进行体育锻炼了。

兰贵人醒来后,也急匆匆地跟着宫女回寝宫了。

与此同时,同年选秀入宫并被册封的丽嫔(他他拉氏),听到宫女传给自己的消息后,脸上露出气愤的神情。

自咸丰帝继位以来,咸丰二年选秀进宫的秀女中,只有皇后、她和这位新晋的兰贵人得到了皇上的册封。

丽嫔越想越觉得心里不是滋味,皇上己经有八日没有翻过她的牌子了,而这位兰贵人得到皇上宠幸后,仅过了一日,便留宿在了皇上的寝宫,这实在是不符合规矩。

皇后像往常一样来到交泰殿处理后宫事宜,太监进来通禀道:“主子,丽嫔主子在殿外求见。”

皇后听后,将丽嫔宣了进来。

丽嫔进殿后,跪在地上喊道:“奴才,见过主子。”

皇后娘娘从座位上走了出来,将丽嫔扶了起来,微笑着说道:“丽嫔,没有外人的时候,你我便以姐妹相称吧。”

她俩同年进宫,而且皇后知书达礼、贤良淑德,所以在后宫中只有她们两人时,私下关系很不错。

皇后和丽嫔坐到椅子上后,皇后亲切地问道:“妹妹,今日因何事来此处求见呀?”

丽嫔叹了一口气,自责地说道:“姐姐,妹妹心中有些不畅,打扰您办公了。”

皇后诧异问道:“妹妹,何事让你如此烦心呢?”“姐姐,您知道新晋的兰贵人吧。”丽嫔说道。

“我自然是晓得的,昨日皇上册封的兰贵人,她也曾来拜见过我。你这是怎么了,妹妹?”皇后温和地说道。

“唉,姐姐,您可能不知道,兰贵人昨日夜里竟然留宿在了皇上的寝宫,而且白日里还与皇上一起听戏,却没有通知您和我,这实在是不符合规矩啊,姐姐。”

丽嫔面带忧愁地说道。

“这个我也有所耳闻,今日听闻传来的消息,说是昨日兰贵人在侍寝时,突然昏迷了过去,皇上心疼她,所以才让她暂时在寝宫住了一晚。”皇后耐心地解释道。

丽嫔听后,更是觉得委屈,她说道:“皇上己经连续三天宠幸了她两次,而我作为后宫中唯一的红牌头,皇上却己经有八日没有翻过我的牌子了,这些日子皇上一首都在翻绿牌头。”

皇后明白她这是在吃醋,便劝解道:“妹妹,皇上自登基以来,一首都勤于政事,我们也是在今年的选秀中才有幸获得册封的,妹妹你可不能这样啊。”

“妹妹知道错了。”丽嫔低下头,小声说道。

“妹妹,你放心吧,今日若我见到皇上,一定会将你的情况跟他念叨念叨的。”皇后温柔地说道。

丽嫔听后,感激涕零,连忙说道:“那就多谢姐姐了。”

丽嫔不如兰贵人的地方,就在于兰贵人是个非常主动的人,她能够主动创造机会。

而丽嫔则过于墨守成规,她不敢主动去见皇上,因为她觉得这不符合规矩。

......

李华在御书房里开始,分析规划起后续的军事改革。

清朝的军制是分为八旗兵和绿营兵两大体系,从人数上来说,八旗兵是2.万,绿营兵是6.万,总体为8.万。

这8.万常备兵是当时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军队,按照纸面数据来说,大清与后来英国的鸦片战争应该是遥遥领先的,不过事实大家都知道的,那到底是为什么呢?

先说绿营兵,名义上有6.万,是当年改编的明朝降卒和招募汉人形成的地方军队,为多尔衮所创。创建绿营兵的目的就是骑兵太少,中国太大,怕管不住,所以就用这帮人。

后来日军侵华也是这个路数,伪军比正规日军多,绿营兵是早期招募的平三藩以后,改成世袭的军户了。

绿营兵的分布除了东三省没有绿营兵。还有巡捕五营一万人,需要配合京城驻防八旗护卫京城,由八旗步军统领指挥。 其他59万兵就驻扎在全国各地,分陆营和水师两个兵种,各有马兵,步兵,守兵3个等级,至于如何部署呢?就是通过总督(主管两省)和巡抚(主管一省)。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