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边境的空战下(1 / 2)

自从空中指挥机成为空战的主角之后,其他战机再难像过去一样成为空中刺客进行单独作战,空中狗斗的作用也不像以前那么重要,所有的战机被数据链捆绑在一起,变成了一个巨大战争机器,而这个机器正是以空中指挥机为核心。而当机载激光加入空战之后,战机第一次拥于了主动拦截来袭攻击弹药的能力,空中战斗也变得更像海军战斗,更加讲究编队的阵型和配合,主要的作战模式也变成了不同空中编队之间的攻防对抗。

二十五架战斗机在高空中高速掠过,同时一道道火红色的亮光在高空炸开,整片天空全部被箔条和热焰弹所笼罩,这个长5公里、高3公里的干扰区,将昂撒军编队中的所有战机全部遮蔽在后方。无论是东极国空中指挥机和战斗机的雷达,还是空空导弹自身的雷达引导头和红外引导头都无法穿透这层厚重的干扰区。干扰区后方的昂撒方战机则开始进行加速转向机动,改变原本的飞行航向,这样的操作可以避免来袭的东极国导弹按照原本测得战机飞行轨迹继续攻击,如果昂撒方的战机不进行机动改变飞行轨迹,一旦导弹穿过干扰区它自身的导引头则很有可能再次发现战机并锁定攻击。

在昂撒方战斗机抛撒干扰弹结束后不到10秒的时间,东极国战斗机发射的第一波次的40枚远程空空导弹便冲进布满箔条和热焰弹的干扰区内。如今的空空导弹设计得极为智能,都搭载有多种制导方式。并且在空空导弹攻击的过程中,空中指挥机也能对导弹的攻击弹道以及攻击模式进行连续不断地修正。同时这些空空导弹也可以在攻击的过程中收集目标红外雷达特征并传回后方的空中指挥机,这意味着每一枚空空导弹都是一个信息收集节点,即使在战机雷达无法工作的情况下,指挥机依然可以通过空空导弹收集到一定的战场信息。

当东极国发射的第一个波次40枚空空导弹穿越昂撒方机群抛撒的干扰区时,在东极国空中指挥机的远程控制下,这些空空导弹并未将干扰物识别为战机并引爆,而是全部成功穿越干扰区。然而在这些空空导弹穿越干扰区后,绝大多数空空导弹自身搭载的引导头却并未扫描到任何敌机的信号特征,这正是因为昂撒方战机早已机动改变原本的航行轨迹。

若是传统的空空导弹面对这样的情况,这一波次的攻击很可能会全部落空。然而东极国的空中指挥机早已预料到这一情况,操作人员迅速控制所有的空空导弹进入搜索模式。接收到指令的空空导弹弹体开始不停地摆动以调整引导头的朝向,搜索周围空情信息并传回指挥机进行处理。虽然空空导弹的引导头视场狭窄,想要搜索到敌方战机并不是那么容易,然而40枚导弹同时扫描到空情信息经过东极国空中指挥机的整合处理处理后依然能够还原出干扰区后方部分的空情信息。

昂撒方东线空中突击群中的所有战机此时也没有停止动作,所有战机搭载的机载激光全部锁定来袭的空空导弹并对其进行照射拦截。昂撒方的空中指挥机则是机载雷达全功率运行,对所有来袭空空导弹的引导头进行全功率压制干扰,东极国发射的所有空空导弹的雷达引导头在受到干扰后,雷达导引头被干扰噪声彻底淹没,再难通过雷达获取到任何有用的信息,反倒是导弹上搭载的红外导引头不易受到干扰,依然能够持续搜索目标。

原本是昂撒方处心积虑的一场突袭行动,结果却演变成“小偷”撞到主人的枪口上,东极国率先抢占先机发动攻击,最后却也没有取得预想中的战果。短短两分钟的时间内,战场走向却发生数次反转,双方的心脏都在紧张中反复起落。

东极国发射的第一个波次40枚远程空空导弹在穿越干扰区后,虽然尝试用自身导引头搭载的传感器搜索空情信息,在敌方战机机载激光以及空中指挥机的雷达压制下,最终只有10枚空空导弹成功搜索到目标,而最终成功击中目标的只有4枚导弹。40枚空空导弹最终只取得了摧毁了1架轰炸机和1架战斗机,重伤两架轰炸机的战果,其余的导弹则全部被昂撒方战机的机载激光烧穿摧毁。

不过从这一次取得的战果上来看,轰炸机显然比战斗机更加容易遭受攻击。一方面可能是轰炸机的体型巨大更容易被东极国空空导弹的导引头所发现;另一方面则是由于轰炸机的机动性差导致的。虽然轰炸机搭载的近防激光数量更多,但是由于其机动性太差,当其面临空空导弹的攻击时表现明显不如机动性更强的战斗机。战斗机虽然搭载的近防激光虽然只有一门,但是却可以同时通过战机机动来规避导弹,战机机动可以拉大机载激光拦截导弹的时间窗口,这使得机载激光拦截来袭导弹的成功率大大提高。

当昂撒方东线空中突击群拼命对抗来袭的东极国空空导弹的时,昂撒方发射的空空导弹也使得距离最近的10架东极国战机陷入了苦战之中。这10架东极国战机在发射完所有的远程空空导弹后,在空中指挥机的指引下立即下降高度试图躲进山谷中以规避昂撒空军向其发射的20枚空空导弹。但是昂撒方的空中指挥机同样也在凝视着他们,并且昂撒方的指挥机由于所处高度极高且拥有很好的观察视野,即使东极国战机躲进了山谷中,也很难以躲避昂撒方指挥机的扫描探测。

不过当昂撒方空中突击群为了保护自身抛撒干扰弹形成大片干扰区后,虽然有效遮蔽了东极国战机雷达对于他们的探测,昂撒方战机的雷达同样也被干扰区遮挡,难以继续锁定东极国战机的方位。不过此时昂撒方战机发射的空空导弹已经被引导进入东极国战斗机所在的山谷,昂撒空军发射的空空导弹在指挥机的雷达被干扰区遮蔽后,同样只能依靠导弹自身的引导头来搜索东极国战斗机的踪迹。东极国的10架战机只能和20枚空空导弹在狭窄的山谷中玩起危险且刺激的捉迷藏游戏,稍有不慎可能就是机毁人亡。幸运的是东极国的空中指挥机此时可以很清楚地锁定每一枚来袭空空导弹的踪迹,每一架东极国战斗机都可以通过数据链获取这些来袭导弹的位置,东极国的空中指挥机也在不停地为每架战斗机规划最优规避路线。在这场“猫捉老鼠”的游戏中,东极国战斗机显然占据着信息上的优势。

东极国的战斗机紧紧地贴着山壁进行飞行,在如此狭窄的空间内进行极限飞行,时刻考验着每一名飞行员的驾驶技术和心理素质,稍有不慎可能就会撞山而亡。每一名飞行员还需要时刻关注整个战场的敌我态势,并且想方设法利用近防激光摧毁来袭的导弹。来袭空空导弹的燃料不知何时才能耗尽,若是一味得躲避不知何时才是尽头,任由这些空空导弹一直搜寻下,无疑增加了战机碰撞山体或者被导弹命中的风险。一旦昂撒方空中指挥机恢复对战场的掌控,东极国的这10架战机将很难在数量众多的导弹的袭击下生存下来。

昂撒空军发射的20枚空空导弹和东极国空军的10架战斗机在狭窄的山谷内展开激烈的追逐。在这场双方互为猎人和猎物的战斗中,空空导弹一直努力锁定东极国战斗机的同时,东极国战斗机也想方设法利用战斗机优异的机动能力抢占导弹的盲区,然后利用机载激光摧毁导弹。追逐持续了近一分钟的时间才结束,东极国空军在付出了两架战斗机被击落的代价才将来袭的20枚空空导弹全部击落。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