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锦衣卫指挥使59(1 / 2)

在和成敬说着御马监一事的同时,朱祁钰也在思考着锦衣卫指挥使和都指挥使的人选。

指挥使乃是世袭,而都指挥使则是临时指派,一般不世袭。

朱祁钰心里面御马监太监有了人选,只是问一下成敬,毕竟历史和真实上有所出入。

成敬见皇帝问一个这么重要的职位。

也不敢怠慢,当即回答:

“臣认为,可派遣家宦以充之,然,老奴任职司礼掌印太监之位,已经惹得圣皇太后多有微词,若再指派家宦,难免撕破脸皮,不知陛下可有人选?”

见成敬分析,朱祁钰也是深以为然,毕竟自己老巢在这深宫之中,圣皇太后虽然权不出宫,但是在宫中内廷却是遍插耳目。

这也是弊端之一,幼时的落水和红丸诱惑他还历历在目。

尤其是其中一次贪玩,跑出皇宫才不久,就在市井中遭遇暗杀,自己年幼吓得嚎啕大哭。

无一不在彰示这位圣皇太后的权势,虽然大家都不说,但是懂得都懂。

“你认为马儿太监刘永诚如何?”

听到朱祁钰提及刘永诚,成敬面色古怪,因为刘永诚在朱棣时期就已经当宦官了。

现在估摸着,比他成敬还要多些年份。

让他当御马监太监倒是没什么不妥,只是不知道是不是圣皇太后的人。

毕竟御马监可是直接负责京城督卫,完全可以左右一个帝王的生死。

虽然他提了一嘴圣皇太后,但是这么重要的职位,哪怕孙若微有些动作,但是还是值得。

“陛下,还请容老奴试探一番,若其对皇室忠心耿耿,或任御马监太监也未尝不可。”

“恩,此事就交给你办了!”

虽然很多臣子的人事权不在皇帝身上,基本都是下面举荐,然后皇帝负责任命,但是内廷的宦官任用,还有锦衣卫的机构,一直都是牢牢把控在皇帝手上。

很多人对锦衣卫的认知是皇帝的爪牙,但实际上面,也就是朱元璋那一朝锦衣卫风光,到了后面,锦衣卫更多的只是起到一个监察的作用。

至于先斩后奏这些职权,在官海沉浮下,各自利益镶嵌,早就没了当初的纯洁,同样也没了当初的威势!

稍微缓解了一下文官集团一家独大的事情。

朱祁钰也抛出了足够的筹码,他也不能任性的再次任命王昌伟为都指挥使,甚至连镇抚使这样的从四品也不能轻易升迁。

若是明目张胆的将王昌伟这样的人从百户升为镇抚使,傻子都能看得出你皇帝有动作了。

毕竟锦衣卫虽然品阶最高的指挥使也才三品,但是位低权重,是真正的实权单位。

你皇帝今天敢安插亲信,明天这些朝臣们就会纷纷警惕起来,虽然没有什么大碍,但是时不时的恶心一下你还是没有问题的。

关键是你还不能发飙。

动徐珵是因为徐珵有取死之道,而且情况特殊。

再来一次,想要动徐珵这样级别的人,哪怕你是皇帝,也要权衡。

一主一仆趁着北风稍歇,在这紫禁城已经走了半圈,聊了一会儿,这才聊到了锦衣卫的事情。

成敬看着朱祁钰愁眉不展,试探的问道:

“此次京城之战,昌平侯杨洪数建功勋,且与上皇之间,有大同之事,或可信赖,其子杨杰世袭官爵,何不召为锦衣卫指挥使矣?”

听到成敬这么一说,朱祁钰一拍脑袋:

“成敬啊成敬,你个老小子,你是真的坏,哈哈,不错,反正他现在也在京城,这样,成敬你给朕拟旨,就召杨杰为锦衣卫指挥使!”

杨杰当指挥使当然是可以的,他爹作为镇守重镇的都督,虽为都督,但却是边军,对于朝堂之上却没有任何影响。

如果召杨杰为锦衣卫指挥使,朝堂之上也没有什么反对的言语,毕竟他爹只是一个边关大将。

想好了锦衣卫指挥使,朱祁钰想着通通气。

“这样,成敬你拟好旨意,遣王昌伟前往昌平侯府中将杨洪之子杨杰请来,朕要见他。”

心里的石头总算是放了下来,从长远来看,杨洪作为一个有着丰富经验的将领,他的儿子长期跟随,自然也是不差。

现在朱祁钰身边急需要一群人,这朝堂上的大臣们,尤其是文臣们,大多数是有着各自的利益集体。

牵一发而动全身,而召杨洪这样的边镇将领之子恰好解决了这一个问题。 心中舒坦,散了一会儿步,朱祁钰回到养心殿中处理政务起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