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抉择82(1 / 2)

朱祁镇回来,有人欢喜有人忧。

那些欢喜的人,他们还不知道朱祁钰的决定,不然一定不会高兴的这么早。

胡濙作为礼部尚书,得知朱祁镇回来的第一反应便是有失皇家礼仪!

他作为礼部尚书,居然直到前任皇帝回来才后知后觉。

虽然他那个时候拥立着朱祁钰为帝,但是此一时彼一时,朱祁镇虽然有那么多不是,但是根深蒂固,好歹也是当了十四年皇帝的人。

反观朱祁钰,虽然上任半年来,屡屡有明君风范,颇有建树,尤其是在北京保卫战上面的决策,更是令所有人出乎意料。

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大家伙嘴巴上不说,心里的第一印象都是之前那个不学无术的纨绔大王朱祁钰。

而且朱祁镇回来,势必人心思动。

比如他手底下的给事中刘福就向他提书。

上皇复归乃国之大事,然,陛下遣锦衣卫护送而不告众臣也,是为何故?且宫中近日颇多变故,宫廷内监掌印太监多有变动。

若上皇复归而不兴礼法,恐陛下肚量生疑也!

这份说辞换作其他朝代都是掉脑袋的事情,也就是明朝,这些个大臣是真不怕死,只因为他说的是事实。

事实就是内廷太监换了不少,而且还都是以前朱祁镇和孙若微的心腹。

事实就是朱祁镇回来没有大张旗鼓,没有遵循礼法将其隆重接回,所以他这么说,没有任何负担。

况且明朝这帮子人,从开朝到灭朝,为了名不要命的太多了。

你皇帝要是因为这个事情来治我,那我就敢伸出脑袋让你砍。

和刘福有一样想法的人大有所在,这件事情在他们看来,甚至比朱祁镇土木堡打了败仗更加令人匪夷所思。

时代的偏见在任何时候都有,这,不过只是朱祁钰遇到的第一道槛而已。

大多数皇帝都想当一个明君,成为千古一帝。

就如同所有人小时候都想着成为自己希望成为的那个人一样。

但是只有极少数人成功了。

这个时代的礼法既是束缚和管理天下百姓的基本,也是束缚和规范这些大人物的规章制度。

四月份的入春时节,北方迎来了一场雪,在有心人的谋划下,矛头也是指向了朱祁钰。

然而朱祁钰知道这些事情后,仍然是选择不按礼法,如同历史上面一般,就轻装简行的将朱祁镇给接了回来。

甚至比之历史更是过而不及,历史上面虽然回来的简陋。

但好歹也是昭告百官,诸臣迎之!

可如今这般做法,无异是将路子走窄了,不过有投机份子,自然也是有明白人。

就比如于谦和王文陈循还有那位原本要按照剧本以三寸不烂之舌将朱祁镇分文不取接回来的老头杨善。

“于大人,陛下这是铁了心思要降罪于上皇,皇室之间相互这般,恐国本不稳啊。”

听着兵部两位侍郎的话,于谦一边整理着文书,一边回答。

“两位大人,这些事情都是陛下决断,雷霆雨露,俱是君恩,咱们为臣子的,不必多言,况上皇此归,若是继续为上皇,才是祸乱根本,你我皆知,太上皇一事,不过权宜之事。” 很多人都说于谦是一个爱国不爱君的臣子,他的眼中只有大明,这句话说的对也不对。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