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纸钞是代表民众对大明的信任118(1 / 2)

面对金濂所说的难处,朱祁钰自然是知道,自家的明朝拢共建立不到百年,而且华夏地域辽阔,加上自己这一脉的朱棣老太爷是造反出身,国家不动荡是假的。

大明真正意义上迈入高速发展的局面,还是自家老登朱瞻基开始的,众所周知,朱瞻基号称六边形战士,但是在朱祁钰看来,那不过是世人的吹捧。

别的不说,大明版图在朱瞻基手中缩水是不容争议的事实,弃边一事就是朱瞻基干的,六边形战士寿命是其中重要一维,朱瞻基好像跟这个东西也不沾边。

导致朱祁镇上位时只是一个幼童,若不是他那爷爷的媳妇属实贤良,没事就逮着王振臭骂一顿,并且非常信任朱瞻基立的几位托孤大臣,明朝可以说刚刚有些苗头。

就要走上衰败的道路,在这种情况下朱祁钰想要印纸钞无异于登天之难,明朝很明显在他朱祁钰这个时代还不具备印钱的能力。

而用铜钱,就是一个试探,试探一下民众对明朝的接纳度!

好在朱元璋这个开国皇帝得位之正,在民众里面算是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但是铜钱同样有弊端,那就是会被人发现其中的利用价值,到时候铜钱流到的商户手中,转手一熔铸,便是破天的富贵!虽然这玩意犯法。

但是只要操作得当,谁会知道呢?

“金大人,你说的难度是什么呢?”朱祁钰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金濂。

这个身材高大的尚书大人用长袖抹了一把头上的汗水,也不知道是这秋季的风没刮了还是怎么回事,他在心里暗骂着自己:“没事显摆啥,在朝堂上面拿出来不就完了?”

可作为政治嗅觉敏锐的人他也知道,自己能够从刑部尚书一跃而成为户部尚书这个皇家大总管,若是让朱祁钰发现自己和他不是条心的话,自己的位置难保。

“回禀陛下,臣认为想要推行纸钞,有这么些难点,第一个就是各地钱庄,他们的银票印刷数量有限,而且在民间没有流通性。第二个就是纸钞在百姓心中没有铜钱这样有份量的东西踏实。”

他说的是实话,底层的人流通最广的还是金银铜这三件东西,至于银票这个东西,只在这些上层的士族和官员之间流通,你没点身份,银票怎么来的你就说不清。

另外宋朝的纸钞也就是交子,虽然流通一时,但是弊病就是后期通货膨胀,是最大的弊端之一。

当然最关键的一点就是,金银铜这些东西不管这种花姓不姓朱,都可以用,可是纸钞你朱家万一玩完,那就是张擦屁股的纸而已!

朱祁钰也知道,明知道这是阳谋,但是现在情况是这么个情况,也只能回了一声:

“朕知道了,金大人,那就按照朕的意思,先在京城试行吧,景泰通宝先造五十万枚,另外,严格把关,谁要是敢把通宝熔铸,视同谋逆,朕不管他是什么身份,诛九族!”

这句话说出来,等于向金濂摊牌了,你小子最好老实点,你管着这件事情,从里面获利朕不管,毕竟你管着造钱的,怎么造是你的事情,样板是样板,成品是成品。

但是要有人不长眼睛敢打这上面的主意,那就不好意思,死吧。

金濂一听朱祁钰把这事情交给自己,哪能不明白其中的弯弯道道,当即俯身:

“臣遵旨,臣定当严格把控,不负陛下所托!”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