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因荷而得藕,有杏不需梅(1 / 2)

副标题:沉瓜浮李消夏气,让枣推梨见爱心

开篇词:

沉瓜浮李夏风凉,让枣推梨情谊长。

因荷得藕天缘凑,有杏何须梅引香。

佳偶就,喜洋洋,文坛韵事永留芳。

幸逢才子佳人会,美满婚姻颂四方。

【诗翁话联】

在明朝的文坛上,程敏政的才华与机智广受赞誉。宰相李贤对他的才情尤为欣赏,因此常常邀请他至府中吟诗作对。

一日,李贤家设宴,桌上摆满了瓜果,宾客们欢聚一堂。李贤指着桌上的瓜果,兴致勃勃地吟出:

上联:沉瓜浮李消夏气;

上联巧妙地运用了“沉瓜浮李”成语,形象地描绘了夏日消暑的情景。

程敏政听后,微微一笑,他瞥见手中的梨子,随即脱口而出:

下联:让枣推梨见爱心。

下联同样运用了成语“让枣推梨”,以孔融让梨的典故比喻兄弟之间的友爱之情。两联对仗工整,意境深远,赢得了在场宾客的阵阵赞叹。

此时,诗翁也在座中,他向程敏政和李贤拱手致意,然后谦逊地请教道:

二位高才,这对联真是妙绝。诗翁才疏学浅,愿闻其详。

程敏政微笑着解释道:

上联‘沉瓜浮李消夏气’描绘的是夏日里吃瓜果消暑的情景。

而下联‘让枣推梨见爱心’则是通过典故来比喻兄弟之间的友爱。

两联结合,既展现了夏日生活的惬意,又表达了人间的真挚情感。

诗翁听后,恍然大悟,连连点头称赞:

程公子解释得深入浅出,令人受益匪浅。这对联的意境相得益彰,真是妙极了!

李贤见诗翁如此谦逊好学,不禁对他心生好感。他指着桌上的熟藕,别有深意地说:

诗翁先生,你看这藕如何?随即吟出:

上联:因荷而得藕;

诗翁听后微微皱眉,思索片刻,似乎未明其意。他转向程敏政请教道:

程公子,这上联中的‘荷’与‘藕’似乎别有寓意,不知该如何解读?

程敏政微笑着解释道:

这上联是个谐音联,‘荷’通‘何’,‘藕’通‘偶’,表面上是说因为荷花而得到莲藕,实际上是在以藕寓偶,含蓄地表达了婚姻大事的询问。

诗翁听后豁然开朗,连声赞叹:

程公子的解释真是精妙绝伦。这上联的谐音手法与字面意义相结合,含蓄而又不失风雅。

李贤见诗翁已理解上联的深意,便递给程敏政一节熟藕,笑着说:

那么程公子,这下联该如何对呢?

程敏政看了看桌上的果脯,灵机一动对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