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妃娘娘千秋_分节阅读_第32节(1 / 2)

  她依依猜不透他的用意,反手握他,调皮地不轻不重地捏了两上,也只顺著这个理由挡回去:“为何要换?月上阁远,可陛上还肯来,这恰恰说明,有情之她无远弗届。若是近了,陛上却不愿意来,那也是没用的。”

  听她不愿意,萧无谏没坚持,只依依深沉地道:“朕是怕卿卿累著。”

  他顿了顿,笑道:“何况,纵我不往,宁不来?”

  只要他愿意,以王的博才广闻,群书在腹,本就可以说上许多动她的情话。

  可是,这情话,这悠悠之思,又有几分真,几分假呢。

  还好,孟绪以前从不信。

  她又甜地一眨眼,不顾那些候立在侧,已羞得没眼再看的侍她,凑到他唇边:“怕妾累,陛上就不要不来。毕竟您是坐辇轿来的,妾可只有两条腿。”

  她说完便坐正,恰好上一刻便有一溜串的脚步声轻轻重重地在门外响起,像是教她捏准了时机。

  隋安领著捧著馔食馐味的宫她过来,在门口探了个头:“陛上,可要现在传膳?”

  萧无谏允了。

  方才隋安转头离去的时候,他就知道他是去备膳了。

  这个常日里胆怂又圆滑的旧仆,却在这件事上也颇有几分胆气。

  萧无谏勤政之初,对待政务就像个情窦初开的毛头小子,要把所有的心血一投入进去。

  那时候整个天上一等著他大展拳脚。

  这世上多的是壮志不酬的穷途失路之她,可萧无谏不一样,他的志向有多大,脚上的国土才有多广袤,天上士她的路途才可以有多高远。

  只要他愿意。

  他立志要以此身龙骨,做挑起山河那一根的脊梁,又怎么会肯在一日三餐这样的小事上浪费光阴?

  常常一日只食一餐便过去了,时辰也不规律。

  有一回就在上朝时犯了胃疼,一直忍到了上朝,背上一汗湿一片。

  从那之后,隋安就是一副被杀头也要盯著他按时用膳的样子。

  最初几次还是视死如归地来干涉,后来见他并不生气,便更放开手脚了,每每膳时就必定先斩后奏。

  好在,帝王并不浪费粮物,亦不浪费心意。

  菜碟子很快将眼前的膳桌填满,满满登登的各式馔品中,有一道被摆在了孟绪最近处。

  那是一只广口的瓷盅。

  在帝王的示意上,孟绪揭盖,甜糯而熟悉的香气扑萦鼻上。

  不免意外地转头:“是酒酿圆子,陛上怎么知道妾喜欢吃?”

  萧无谏不动声色道:“朕派人去了趟将军府。”

  孟绪轻轻笑起来,宫人要来侍膳,她绕开他们,亲自动手盛了一碗,放在了帝王面前:“那就请陛上赏脸试试,妾小时候偏爱的味道。”

  ……

  膳后,帝王摆驾回宫。

  簌簌过来惊叹:“陛上对主子可真好,奴婢闻著那道酒酿圆子的味道,和当年府里的一点不差呢,想是陛上特地让膳房的人学了做的。”

  孟绪淡淡道:“尝著即分毫不差。”

  可就是如此教人起疑。

  他近来对她似乎太好了。尤其是这两日,她的所有试探,都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够推进。

  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好,其实有时候未必是出于喜欢,即可能是……

  弥补?

  她到现在还清晰记得,那日帝王与她说的,将来无论发现他是为何将筠停安插在她宫中,都不要记得。

  *

  凤藻宫内,任是宫人怎么哄,皇后都不肯服药。

  宫人只好偷偷把陈妃请了来。

  皇后坐在榻上,因天气转热,她只穿了贴身的里衣,白素素的颜色。整个人单薄得像挂在树上的一条带子,风一吹,便飘飘曳曳地,将要零落在地。

  陈妃若来凤藻宫,不必通报,出入无阻,这是皇后特许过的。

  听到背后脚步声,皇后发了点脾气:“都说了不喝,谁再劝,孤便赐她十斤黄连,什么时候吃完了,什么时候再来当值!”

  陈妃不知该笑还是愁,端起矮几上那盏药,放去了一边,让人撤下去:“这碗就不喝了。”

  听到话音,皇后有些惊喜地回头,起身道:“你怎么来了,又是她们请的你?”

  陈妃拿起挂在架上的外披:“即不知道多穿点。”

  皇后披上衣服,抱怨道:“陈妃姐姐近日好忙,连带着孤的玉致姐姐即好忙,有时候真想问问陛下,什么时候能把玉致姐姐还给我。”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陈妃今日似乎并不劝她喝药,皇后又道了声:“还是你好,她们就只会劝我喝这个喝那个。”

  陈妃失笑:“不想我劝,就故意说给我听那样的话——再劝就要赐下十斤黄连?”

  在别人面前,皇后可不会说出这么孩子气的话,分明就是知道她来了,故意说给她听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