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妃娘娘千秋_分节阅读_第82节(1 / 2)

  “真会扫兴,孤就是说说,也没真想做只鸬鹚。”皇后撇下了唇角,“往前还算赏识你,好几次也想传你说说话,如今看来,竟又是个沉闷无趣、爱说大道理的,当真该庆幸孤没传见你了。”

  孟绪替人斟茶,言语温柔:“这怎么是大道理呢?妾只是以为殿下爱听这些风物杂闻,才想着说给您听。”

  能想到用今朝已不多见的幄子来挡风观景,可见皇后素日也是个用心奇巧的人。

  皇后扭头道:“花言巧语,少巴结孤。”

  皇后捧起了杯盏,孟绪便也给自己斟了一杯,壶里装的是新冲泡的玫瑰花茶。不知是因为皇后心疾不能饮寻常浓茶,还是特地为她准备的。

  她笑道:“殿下想结识妾,若妾也想巴结殿下,如此不是两厢情愿么?只是殿下既觉得妾还算能说说话的人,又为何从不曾传见呢?”

  这话却把皇后问住了。

  为何从不传见呢?

  总不能说是自己没几天活头了,不必再多结识一个朋友。多一分牵念对她来说可不是好事。

  然而皇后是这样骄傲的人,可不想将自己弄得可怜兮兮的。只冷着脸道:“你说想巴结孤,不也甚少登门?心里说不定还看不上孤呢,只哄孤高兴罢了。”

  孟绪胳膊上的伤本已好得差不多了,不知怎的,这一刻痂痕处却忽一阵发痒。

  痒得让她想起了阿娜。

  如果皇后身子尚好,大约会和阿娜一样快活吧。

  她微微转目,看向皇后:“那敢问殿下,妾又为何要哄看不上的人?”

  风吹开幄子,有宫人拿了只纯金的貔貅镇纸,横放在幄纱拖地的部分上,将它压住了。

  孟绪没想到镇纸还能用在这地方,有些看怔。

  皇后正愁不知如何反驳她的话,见此便颇为得意地道:“是表哥送给孤的东西,糟蹋了也不心疼。”

  孟绪笑了笑,诚心地道:“妾只觉得殿下是物尽其用。”

  不用问,她也知道这必是皇后吩咐的,宫人可不敢擅作主张拿这样贵重的东西压在地上。

  皇后如今恐也不得什么提笔写字的机会,这镇纸若不拿来压帘,怕也只能束之高阁、不见天日。

  恰好这时另一名宫人端了才出炉的点心进来,顺嘴就对皇后道了句:“殿下是该出来走走,闷在屋里气哪能顺呢,许久没有听殿下说这样多的话了。”

  皇后不耐地挥手赶人:“同你们日日相见,何来这样多的话能说?没两句又要劝我喝药,原来竟还盼着我能顺气!”

  宫人被指责得哑口无言,忙垂首退下。

  孟绪夸皇后精神好本是为了宽她的怀,却不曾想到,今日确实已是皇后近来状态最好的一日。

  等把宫人赶走,皇后闭着眼靠在椅子上,似乎也有些不舍得这悠惬的时光。

  然而再不舍得也要舍得。

  再睁开眼时,皇后的神情蓦然变得冷峭犀利。

  “孤有一道懿旨给你。孟氏,接旨吧。”

  这时的皇后与方才判若两人,气态肃然,纵然瘦骨伶仃,也声威压人。

  孟绪才要起身接旨,皇后却叫住她道:“不必跪,这是一道密旨。”

  她寡淡的唇色浸洇在玫瑰花茶的汤色里,润亮的表象下是深重难返的干枯。

  皇后抿唇道:“孤要你——别再查钟氏之事。”

  孟绪还未静下来的裙摆在这时彻底动荡,她起身看向皇后。

  面上却无多少震惊。

  在这个她传问二十四司的时机,又强撑着羸弱的病体也要相见,要聊的,又能是什么等闲家常呢?

  只是没想到,皇后会直接下了懿旨。那便是宁可毫不迂回,也绝不给她违令不遵的机会。

  可皇后难道不知道,这样一道旨,只会让她疑心更甚吗?

  “别这样看着孤,”皇后叹息,“孤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心里比你更烦。有多少大臣上谏,说孤德不配位,就连孤自己也深以为然。可你知道,为何最后,孤还愿意在这个位置上苦苦支撑吗?”

  “因为……孤要在最后关头保一个人。”

  再看透一切的人,也总有执著。

  谁又能跳出尘俗?

  话已至此,孟绪也说得敞亮:“妾来的时候就一直在想一件事,若要下慢性的毒药,下在何处最好,会是灯烛吗?后来妾想到了,烛火日里少燃,每至夜来才会点起,纵使太医登门问诊,也不会轻易察觉气味有异。而一旦烧尽,更是烟消云散,不留痕迹。”

  “灯烛吗……”皇后攥了攥覆在腿上的莲青色绣金裙,从骨子里泛出一点凉冷。

  鹜落霜浓了,原来秋已这样深,该唤人拿毯子来盖了。宫人怕她身子忽又不好,一直也都没敢离太远,叫过来也只是招招手的事。

  但皇后不能,这些话不能让更多人听到。

  她忍着冷道:“确实是很巧妙的心思。你别恼,孤只是看不得有人欲将她当做登云梯,更遑论伤她姓名。却并不觉权力是什么良珍贵宝。孟氏,孤不妨给你指一条明路,与其当一个掌权的昭仪、贵妃,不如——”

  “不如,当一个有名有实的,皇、后。”

  皇后说这话不是试探,更不是诘讽。

  她认真又平静。

  孟绪自怀妊以来,许久都没有跪过谁。却在此际骤然屈身下去,幸好是在草茵上,只有尖碎的草叶硌在双膝。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