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请杨一清出山26(1 / 2)

在除掉刘瑾案中,杨一清是张永的谋主,也是从那时开始,二人展开合作关系。

单纯只是合作,杨一清并未奉张永为主,甚至偶尔还会有龃龉,还是张永退让才可以。

无论张永,还是杨一清,都靠吞噬刘瑾政治遗产,而成为朝中中流砥柱。

明明吃掉了刘瑾的政治遗产,但杨一清却数次拒绝皇帝拉拢,进而从吏部尚书的官位上,转而入阁,仰杨廷和鼻息,后被允许致仕。

杨一清离京前,张永登门求计,杨一清将学生严珍举荐给张永为谋主。

皇帝南巡时,就住在杨一清府中,畅谈两昼夜,当时皇帝就想启用杨一清,却被杨一清拒绝了。

杨一清致仕归乡,除了不想受皇帝拉拢外,就是看透了皇帝的命运,提前离开政治漩涡。

他身上有太监扶持影子,皇权和太监伴生,在皇帝危险的时候,张永必不得善终,所以杨一清选择急流勇退。

哪怕张永,也改变不了杨一清的意志。

可皇帝却希望通过他,请杨一清出山,平衡权倾朝野的杨廷和。

其实,杨廷和达到权力巅峰,是皇帝驾崩后,皇位空悬38天内大肆启用、升迁自己党徒,使门生故吏遍布天下。

皇帝没死,饕餮盛宴还没开始。

张永心中犯难,他怎么说服杨一清?

就算说服杨一清,杨一清再跃入中枢,怕是也无法与杨廷和抗衡了,因为随着杨一清下野,他的党徒多被贬谪,想重新整合势力,怕是也需要一年两年的时间。

皇帝用杨一清,无非是借用宁王叛乱案,大肆制造冤狱,打击杨廷和。

可杨一清不是酷吏……等等,他猛然想到张锐,皇帝想推张锐下场,充当酷吏。

那自己呢?

刘瑾被斗倒后,八虎中的七虎瓜分刘瑾政治遗产,张永成为皇帝在朝中代言人。

他的政治资本,本该在军中,因为皇帝多次令他提督团营,可他不敢沾染军权,而是主要经营前朝。

接受文官投献、提拔文官、盘踞政治势力,在皇帝授意下,他成为前朝皇帝代表。

皇帝一直在架构军队-朝堂-后宫三权制衡的权力架构。

钱宁、江彬、谷大用等掌军权;张永、魏彬等掌朝权;张忠、张雄、丘聚等掌内权。

三方互相牵制,共同进步。

张锐是他的人,变成酷吏后,他张永还能独善其身吗?

张永一直在规避刘瑾的下场,所以代掌朝权,却不像罗祥那样,死心塌地为皇帝效力,结果罗祥暴毙而亡,不明不白。

他深受萧敬真传,在朝堂上互不得罪,充当宫府粘合剂。

“张公公,快用吧。”张锐笑眯眯道。

张锐已经认命了,他是罪人,能逃脱一死,变成酷吏,起码还能风光几年,倘若违逆皇帝心意,他会被立刻处死。

华南不开口,但御医谋害皇帝案,一定会牵连很多人,张锐不想变成死鬼。

“奴婢有一言进献给皇爷!”

张永做出抉择:“奴婢得一真迹,欲举办文会,遍邀天下文友,汇聚京师,共赏真迹。”

杨一清擅长散文,退居朝堂后,寄情山水,与高僧为友,与文豪为伴。

朱厚照愿意和聪明人聊天,笑着问:“何人的真迹啊?”

张永知道,自己赌对了:“启禀皇爷,且容奴婢卖个关子,暂时不透露这位高人。”

“奴婢知道民间爱好散文者千千万万,本朝当属邃庵公,文风飘逸,得偶天成,所以奴婢想邀请邃庵公入京,共同品鉴。”

“还请皇爷允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