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桃干(2 / 2)

  兵权乃是巩固皇权的根本。

  顾锦瑟不懂朝政都知京城兵变会让各地不宁, 不仅仅对京城有影响,各地亦会惶恐不安。

  “具体不知道怎么回事,夫人不管朝政, 只是听了几句,让你们出行注意安全。”吞吞也是一问三不知。

  顾锦瑟嚼着桃干,又问一句:“张大人如何了?”

  “夫人没说, 您要不问问大人?”吞吞建议道。

  “问她?指不定又要生气。”顾锦瑟摆手不干,继续嚼着桃干,想着明年买些桃子也来做桃干,不过照这么下去, 明祎回京不远了。

  究竟是什么样的兵变?

  两地距离太远,消息闭塞, 阿娘的书信是两月前写的, 也就是说两月前就发生了几起兵变, 究竟是什么样的原因造成轰动?

  顾锦瑟想不明白,幼主势弱, 朝臣强权,势必会造成不平,关键在于张明浅能不能安抚各方。

  吃了三两块后, 顾锦瑟将匣子收了起来, 吞吞才慢悠悠地拿出一封书信。

  张明浅写的。

  她眨了眨眼睛,顾锦瑟瞪着她:“我看完会烧了的。”

  “您记得烧。”吞吞挑眉, “我不能出卖大人的。”

  “知道啦。”顾锦瑟言罢伸手夺过书信,打开信纸, 开头便是古板的敬语:顾家锦瑟亲启……

  张明浅的信很长, 似在吐槽又似在寄托什么, 她言及改革, 提拔女官。

  顾锦瑟皱眉,张明浅心急,根基不稳谈什么改革,她继续往下看,张明浅又说幼主势弱,武将不满,汝南郡王一脉的朝臣暗起波折。

  曾经的六皇子没有母族帮扶不说,朝臣以他的出身为借口,种种借口,令人头疼。

  顾锦瑟抿唇,想象出张明浅的处境,莫名有种替明祎出了口气的感觉,但她笑不出来。

  她想了想,虞府的信使还在,她决定给张明浅回信,吞吞见状提心吊胆,一再提醒明大人会生气的。

  顾锦瑟却说道:“说大事呢,吃什么醋。”

  她提起笔,又不知如何开口,顾家姑娘锦瑟……她决定效仿,开头写道:张太傅许久不见。

  吞吞这才放下心来,跟着去看,她家掌柜在安慰张大人,根基未深羽翼不满,当徐徐图之。

  吞吞的眼神牢牢定在掌柜的笔尖上,一番安慰言辞慰藉人心,她疑惑道:“你这么安慰她,她对你会更加念念不忘。”

  “念什么念,京城都要乱了,此等危急时刻还有时间说什么儿女私情呢。”顾锦不满,觉得吞吞碍事,将人赶走一边,自己慢慢地想。

  信写完后,交给虞家行使,嘱咐他们要送去京城,若问何地过来的,便说是余杭。

  信使策马走了,顾锦瑟站在门口,实际上,她也不知道自己的安慰有没用,张明浅有些激进了,朝堂之上,各党势力未除,怎么会想起来改革,提拔女官,无异于自掘坟墓。

  冬风肆虐,她迎着风,心中狐疑,张明浅这么激进是为了什么?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