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最好的试验品(1 / 2)

驱动力生物科学有限公司是一家新公司,但在公司成立并运营的七年间却取得了许多胜过不少百年老店的成就。

包括但不限于“癌症疫苗”、“由AI辅助定位的假肢”、“治疗脱发的特效药”等等。

其中卖得最为火热的生物药品是“脱发特效药”。

区区三个疗程总价不过三千元的药物却能够攻克这一困扰了无数人的难题,“脱发特效药”甚至为驱动力生物科学有限公司博得了更胜过开发“癌症疫苗”的声誉。

在不少年纪轻轻就没有几根头发的成功人士眼中,驱动力生物科学有限公司就是他们的再生父母,让他们重新在外貌上找回到与自己身份、财富般配的自信。

在一次次成功,顺利从名不见经传的“野鸡公司”成为“业内顶流”后,驱动力公司并没有抱着聚宝盆,安心坐在功劳簿上。

哪怕是已经开发成功的大量商用科学产品已经能让公司中百分之七十的人实现财富自由,驱动力公司依旧将大量的资金投入到更多全新的领域,试着做出更加具有跨时代意义的成绩。

比方说在神经领域取得突破,从而寻找到治疗“植物人”、“老年痴呆”、“帕金森”等疾病的有效疗法。

过往有无数科研人士试着用各种方式研究人的大脑、神经甚至是挖掘出可能存在的灵魂,但都以失败告终。甚至还有不少骗子拿“电猪脑”这样拙劣的骗局制造热点话题,拉升股价,从而在金融市场捞钱。

比方说“室温超导”,找到一种能够在室温常压环境下实现0电阻的易获取、易制成的材料让人类从材料上取得根本性的飞跃,实现第四次工业革命。

这方面进行尝试的科学家同样不计其数,有取得一定进步在高温高压状态下的超导体,也有不如“卤蛋”的镥氢氮骗局。

比方说制造出不会排异的人造器官,从而让受困于“肝硬化”、“尿毒症”等疾病的病人重获新生。

一个个听着就让人激动人心的目标被悬挂在驱动力公司的官网上,供“信徒”们瞻仰、唱响、供奉、礼拜,同样也激励着驱动力公司内的科研人员、工程师开拓进取,试着去实现那一个个被寄予厚望的成就。

作为被研究的对象,宁静虽然对外界的一切一无所知但依旧成为了这一条开拓之路上的一分子。

比起达文西的被研究,宁静的待遇既好,又不好。

好的地方在于宁静在驱动力公司的实验室中享受到了最顶级的医疗护理。

坏的地方在于只有宁静的大脑享受到了最顶级的医疗护理。

在被送入驱动力公司的研究所后,生物意义上的宁静就只剩下了一颗泡在不知名液体且用人造导管输送血液、养料的大脑。

大脑上插满了电极和用于实现科研人员的实验意图并记录各项数据。

哪怕此时此刻没有在进行任何有目的的试验,这些设备还是会将生物电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发送、储存。

存储的信息并非一种有规律的语言,在外行人眼中更像是一串串看不懂的乱码符号。

三年前,对于研究人员而言这些符号有趣但杂乱无章。但在三年的研究以及AI、超算的帮助下,他们已经能够解读出一些符号的意义并将其串在一起,转化成一般人能够看懂的文字。

至于转化的文字是否正确,是不是那颗脑袋的主人的真实想法还有待考证,但对于实验人员而言这无疑代表着他们在攻克神经领域奥秘的途中取得了一个巨大突破。

像宁静这样被摆放在透明玻璃容器中的大脑在研究室内足足有十二个,被以环形布置围绕着房间中心的试验台。

但从每个大脑身上的电极数量以及摆放位置判断,显然位于试验台正面的宁静的大脑是研究的主要对象。

大概上午七点半起,实验室陆陆续续有研究人员进入。

几位年轻人开始为这一天的试验作着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以便管理实验室的资深人员能够在上班后的第一时间开始领导这一天的研究工作。

八点半整,两位中年人边走边聊,走进了实验室。

他们口中谈论着有关于其他实验室的八卦信息,讨论并猜测着驱动力公司接下来究竟会在哪一领域取得突破。

口中的言语对于一般的实验人员而言也并非机密,所以二人闲聊起来毫无遮掩,畅所欲言。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