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军火生意初见规模128(1 / 2)

“诸公,可曾听闻过铁敢此人?”</p>

马士英将誊抄的刘俊彦策论给其他三位阁老评鉴,提出一个几日来困扰他的问题,铁敢何许人也?</p>

“此人是何方人物?从未在邸报里见过。”礼部尚书王铎很晕很迷惑,铁敢?从未听说过有这么一个官员,从哪里冒出来的?</p>

“奇哉!一位国子监举人讽刺铁敢沽名钓誉,沽的什么名?钓的什么誉?”姜曰广讥笑道。</p>

马士英眼睛扫了一下姜曰广,心里不爽,阴阳怪气的,正事不讨论,非要挑刘俊彦的毛病。</p>

“诸公既然不知铁敢,也无须过多关注,想来是一位军工厂的官员,不影响新火器的打造,刘俊彦等学子可用。”</p>

“马阁老,若想知道铁敢究竟在军工厂做过什么妒贤嫉能之事,找方以智等人,一问便知。”史明法提出建议。</p>

“此事乃细枝末节,尽快打造新火器为重,史阁老若关心,可问南归军工厂官员。”</p>

马士英本只想解开心中疑惑,不曾想,内阁无人知晓铁敢,也懒得再论此事。</p>

随后几天,本就小有名气的刘俊彦爆火,一篇策论打动内阁,人又长得英俊高大、正气凛然,不当应天府顶流谁当?</p>

一时间洛阳纸贵,他的诗集备受追捧,“怎奈浮云能蔽日,燕山不见使人愁!”广为传颂。</p>

那种为小人压迫,但坚守内心、执着真理的高贵品质跃然纸上,看哭了成片秦淮河边美娇娘!</p>

而小人是谁?摸鱼郎也!</p>

摸鱼郎作为反派,衬托刘俊彦,同样在应天府爆火!</p>

描写其的小诗,在酒肆茶坊为人们津津乐道。</p>

年方十七小工匠,白马金鞍摸鱼郎!</p>

主事大同军工厂,举人进士管账房!</p>

各种传闻故事越编越神奇!说这位摸鱼郎,相貌奇丑,粗鄙不堪。</p>

靠偷窃新火器技术工艺,献与大反贼张自忠,王八看绿豆,跟粗俗野蛮的反贼对上眼,张自忠一高兴,封了一个四品官,工部摸鱼郎。</p>

什么乱七八糟的官!没文化,真可笑!</p>

尤其可恨的是,小贼摸鱼郎一朝得志,竟丧尽天良,迫害儒生,让苦读圣贤书的进士举人去管账房。</p>

国子监的学子,以及广大江南儒生,对此事恨得咬牙切齿,添油加醋痛骂摸鱼郎。</p>

应天府某些角落,少数人迷惑不解,白马金鞍摸鱼郎和义薄云天摸鱼郎应该不是同一个人,差别太大,他们中有宿迁目睹摸鱼郎打兵匪的人,有见过山东响马四处躲藏的人......</p>

秦淮河边小酒馆,正在喝闷酒的方以智、安吴阳等人闻听传言后,俱愤愤不平,相约为摸鱼郎正名。</p>

......</p>

“密之,军工厂可有铁敢这个人?”史明法询问道,内阁会议结束几天后,他派人唤来方以智。</p>

“阁老!卑职前不久给您推荐过,您不记得了?”方以智抓狂,史明法前些日子召见过他,想启用他去工部军器局。</p>

“嗯?”史明法一愣,有推荐过么,怎么一点印象都没有?</p>

“大约八天前,卑职向您推荐了几个工匠。”</p>

史明法略微记起,当时提及打造新火器的熟练工匠,方以智是有向他推荐,可一个工匠他如何能记住。</p>

方以智无语,我一再强调,铁敢是一个宗师级工匠,怎么阁老还是记不住?</p>

“你的意思是,铁敢是一个工匠?军工厂的工匠?”</p>

“回阁老!铁敢是工匠,而且是主持燧发枪与野战炮制造的宗师级工匠!”</p>

“何以刘俊彦说铁敢沽名钓誉,没多大本事?”</p>

“阁老!刘俊彦等人是铁敢的弟子。”方以智激愤不已,声量陡然提高道。</p>

“什么?举人拜工匠为师。”史明法觉得不可思议,活了一把年纪,从未听说读圣贤书的儒生去拜工匠为师。</p>

“阁老,年初先皇下令,挑人去跟铁敢学习造枪造炮技艺,当然,刘俊彦等人从未认为铁敢是他们的师傅,但的确是去学习的。”</p>

“铁敢现在何处?你让他来见我。”史明法沉默片刻后说道。</p>

“铁敢已去松江,他不愿意入朝为官,在扬州时已告知卑职。但卑职认为铁敢乃天纵奇才,不忍其埋没,方才向阁老推荐。”方以智如实告知。</p>

扬州之后铁敢一直不见任何高官,皆是由窦刚秦彪出面。上月下旬,铁敢离开南京时,派人带信给方以智、安吴阳等人,说他已去松江,若在南京过得不如意,可去寻他。</p>

“什么?扬州?”史明法发现问题。</p>

“回阁老,扬州之时,铁敢便在南下军民之中。”</p>

方以智顿了一下,犹豫片刻,直言道:“是铁敢将我等从帝都救出,然后他带领河间民团一路南下,行侠仗义,救助大量流民。”</p>

“什么?”史明法脑袋嗡的一声,如受重击。</p>

他发现问题越来越大,扬州之时便在军营中,而且河间民团听命于他,这样的才俊怎么走了呢?</p>

“密之,你所言当真?”史明法严肃追问。</p>

“回阁老,句句属实,本不该说,铁敢无意为官,叮嘱卑职不可外泄。但卑职气不过,当下坊间对铁敢极尽污蔑之词,还望阁老主持公道。”方以智慷慨陈词。</p>

腾!史明法坐不住了,站了起来,在屋内来回踱步。</p>

什么情况?一个能工巧匠,还能带兵,菩萨心肠救助百姓,分明是第二个天师!</p>

“铁敢已去松江,河间民团既听命于他,为何会有两千精兵随英国公来南京?”</p>

方以智面露苦涩,轻声说道:“铁敢在两千精兵中。”</p>

“什么?”史明法再次脱口而出。</p>

方以智耳朵受不了,史阁老喊了多少次“什么”了,消息太震撼,阁老请稳住!</p>

“他为何肯发兵?”</p>

“回阁老,铁敢与英国公在帝都时交情深厚,而且......”</p>

“而且什么,这里无人,但说无妨。”史明法急切问道。</p>

“三皇子很喜欢铁敢。”</p>

史明法以手扶额,今日所知的内幕太多,他头疼!</p>

“太子是怎么认识铁敢的?”史明法冒出一句,这个铁敢交际太广,国公是他的好友,皇子欣赏他,一个工匠是如何做到的?</p>

“卑职介绍的。”方以智如实回答。</p> 史明法继续来回踱步,理清思路,怪不得当初河间民团并不愿加入他的标营,还认为他们是听命于张世泽,结果上个月下旬,二千人突然消失,显然不是张世泽的命令。</p>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