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面试(一)(1 / 2)

面试(1)

2015年8月1号,阳光明媚,秋高气爽,抬头望去,天空越发的湛蓝,几许白云飘荡其间,使天空显的愈加高远。在外地求学5年,刚大学毕业的许白,回到家乡感觉一切都是那么的亲近。真是一眼望去满世界都是亲人。就连蹲厕所,都觉的家里的厕所要舒服些,想多蹲一会儿。大有一种“晴天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感觉,似乎又有一种“亲不亲,故乡人。甜不甜,家乡水。”的亲近感。还有一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冲动......总之,在求学在外5年,刚毕业回到家的许白的心里,眼里,家乡的一切都是那么的亲近、美好,只能用“真、善、美”来形容,当然他能回馈这种“真善美”的只有发至心底的真成与热情。毕竟这是许白出生和从小长大的地方,他自以为他熟悉并了解这里的所有人,他以为这些人就如他们脸上的微笑和见面的热情打招呼一样真诚。总之,许白是开心的,积极的,脸上都是笑容,心中都是真诚,与热情还有亲近。

有诗歌为证:外出求学少年郎,5年辛苦回家乡。

天蓝水甜人心善,只羡乡亲不羡仙。

蛟龙今朝入江海,笼鸟振翅向青天。

莫笑年少志气高,原来是不知世故人心的小白兔。

面试(2)

许白是个人,人是个要吃饭的东西。所以许白也是要吃饭的。许白的家人也是要吃饭的。要吃饭,就得干活,要干活,就得先找个工作。许白想起了他的家乡有一家叫“雨巷”的公司。许白对那家公司并不陌生,2010年8月份,刚高考完的许白在里面和田村的三姨和表弟在里面给他们盖过宿舍楼。当时包工队还管一顿中午饭,基本上那个都是大锅饭煮面条,用凉水冲一下,再陪个肉卤子菜。凉水捞面条是夏天北方人爱吃的一道主食。许白吃的倒也开心。在工地上许白记得当时有一个田村男人,是三姨的同村人。看许白是个新来打短工的学生工,对他很照顾,还专门告诉他,“干快干慢,不要紧。一定要注意安全。拉那个小的水泥车时,手要离车把的头儿,有4指的距离。防止拉车时,惯性太大,留不住步,水泥车的把手头儿,碰到墙。听他说,以前有人由于拉那个水泥车不注意,用力太猛,没留住步,车的把手头儿,碰到了墙。顺带着,挤掉了那个小工一个手指头”。刚来,干工地的许白,听了这个中年男子的话,心里满是感激。本就实敬的许百,干活更加的谨慎起来。果然有一次,工地的“料盘”升到二层的时候,上面的很多钢筋和物料一股脑全掉在了地上。笔直的钢筋,变成了“弯弯曲曲的蚯蚓”。

在场的农民工都吓坏了,许白更是,生平第一次见到这种“事故”.....

心里又是惊吓又是忐忑。在场的工头和几个一起干活的男男女女的工人说:“幸好料盘下面没有人,这是不该出事咧。都注意点吧.....”

让许白记忆犹新的是,吃过中午的“凉水捞面条”,和他的表弟江大伟躺在“雨巷”东厂大马路西侧的杨树阴下休息的情景。那是许白刚高考完,考的成绩并不理想,但也是发挥了正常水平。他躺在杨树阴下,仰面透过稀稀落落的杨树叶看着天空。心理想着自己高中三年,1000多天的没日没夜的付出,和心理那关于“老师问谁最爱说话,他直言相告,而遭遇到的莫名白眼;同学让帮他打架出头,自己觉得违反学校纪律没去,同学的奚落:还有那个借了3块钱三年一直没还,许白心里想不通,想要回来又不好意思,不要回来又心里难受。最终在心里憋了3年给人家要回来了,人家很生气的说,根本没那回事....许白之所以厚着脸皮要回那3块钱,是因为,这块钱,在许白心里影响了三年。他不想高中毕业了,还在心里受那三块钱的影响。因为借给那个同学钱的时候是“中考”时节”,那时他要买水喝,给周围的几个同学借钱,人家有的竟自走开,有的根本不理会,有的说没有。许白刚好在旁边坐着,就借给了他,其实许白和那个同学并不熟悉,只是和许白玩的同学里面有一个叫张宏的同学,经常在许白身边提起这个借钱的同学,说他多么的好.....出于这个原因,许白把钱借给了他。没想到借钱的时候是“中考”,还钱的时候,已经是“高考”前夕了。还是许白自己厚着脸皮要过来的。朋友没交成,反倒成了仇家。还白白在心里纠结了三年。

后来许白给自己总结了几个人生经验:第一:不要借给别人钱,如果要借给别人钱,一定要熟悉他的为人。或者借出去时,直接说,是给他的。不要了。不是借。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