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太子大哥(2 / 2)

朱棣听此,眉宇间流露出浓浓的欣喜之色,难掩心头的激动:“好,好,好!《永乐大典》成了,国之盛事,当赏!当贺!”

“哈哈哈”,“哈哈哈!”

朱棣此时喜不自胜,开怀大笑。

他的目光转回朱高炽,言语中带着从未有过的期许。

“高炽,我们大明的《永乐大典》成了,成了!五年时间啊!我们汇集了古今近万图书,二千名多位学究、匠才,终于成了!”

朱棣强按下心中激动,面色如常对朱高炽说道:“嗯,燨儿的婚事?晚些吧,容朕与惠妃商量一下,有些事,我还要知道的,安心,你娘和惠妃会负责好的,我会找小四的说的。”

朱高炽听后内心波澜起伏,深知父皇这番话意味着什么,他庄严回应:“谢父皇!恭喜父皇得天之宝书!父皇英明,没什么事吩咐?那儿臣就走啦?”

“去吧,哈哈哈”

朱棣心里高兴,也不想再搭理这个大儿子,只见他随意的挥了挥手道。

朱高炽躬身点头,后退两步,转身走出御书房,也不搭理向他问安的近侍、侍女。

只是随意的说:“都去忙自个的事。”

自顾自的往南京太子府走去。

行至半路,路上他暗暗思索,随即,他心生一计。

欲以《永乐大典》之事为契机,引导朱高燨与张漫妮相互认识,彼此了解,以期化解四弟对于婚姻的恐惧!

想到这,他突然惊觉。

“对啊!这不是老四说的,婚前恐惧症吗?不会吧?老四怕结婚?”

朱高炽想此处,心里突觉好笑,一个有着一米八五的大高个,体健身阔的大壮汉。他居然怕结婚!

“哈哈哈”

回南京太子府的路上,朱高炽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一路上都是他的大笑声。

笑声在南京太子府的路上回荡,如阳光般明媚,照亮了一条通天大道。

这一日,子时

朱棣在御书房内,对王宝恩下了一道口谕,传达国事的重要决定。

这不仅是关于《永乐大典》的成就宣扬,更是历史大事的见证。

走进太子府,朱高炽立即下令召集了身边最信赖的谋士和部分近臣。他们聚集在府中的书房,每一人的脸上都带着期待和好奇。

“诸位,都已经知道《永乐大典》,已经编纂完成吧。”

朱高炽的声音充满力量和自信,“这是国之盛事,更是我大明文化之大成。但今日我召集你们,并非单为庆祝这一历史性的成就,而是想借此机会讨论一件关于家族的事。”

眼前一亮,众人立即意识到朱高炽口中的“家族事”,莫非与朱高燨的婚事有关?

“正是。”朱高炽点头,“四弟朱高燨的婚事,我想借《永乐大典》这一盛事之际,做一场特别的介绍。我打算,邀请王妃选人入宫,用一种非传统的方式,让她与四弟相见。”

这一提议,在房间中引起了一阵惊讶,随后便是一阵阵窃窃私语。

“这…这与礼法不合啊“

“对啊,这该如何是好。“

“哎,听听太子怎么说吧。“

朱高炽的想法,无疑是突破了传统的局限,试图通过一个更自然、更接地气的方式促成这门亲事。

“我的目的,并非逼迫四弟就范,而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缓解他的婚前顾虑,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彼此,武王为人,你们也都了解。”

“了解!太了解了!“

“武王忠孝为人,是最讲道理的。“

朱高炽看了眼他们,继续解释道,“若此事得成,或许能为我们大明的皇族婚姻注入一股新风。你们也就不用担心武王会对你们打击报复。”

众人闻言,心中也是后怕不已,越了解武王,就越怕他,武王是纯纯一混世魔王,是讲道理,但道理也是用拳头讲的。

“臣附议!“

“臣也附议!“

十几声附议声响起。

随即,书房内讨论起了具体的实施方案,从张漫妮小姐如何入宫,到她与朱高燨如何相见,每一个细节都被仔细筹划。

这场针对朱高爔如何与相亲对象的讨论持续到夜幕降临。

太子府内的灯火陆续点亮,将这座府邸的雄伟与宁静映衬得更加分明。

书房内,灯火通明,讨论声此起彼伏,持续而热烈。朱高炽坐于主位,聆听各位属臣们的建议和计划,脸上的表情凝重而充满期待。

经过一番讨论,具体实施计划已然成形。

关键的一点是如何让张漫妮小姐与武王朱高燨在一个不那么正式、更加自然的环境中相见相识,既满足了礼仪的需要,也提供了双方认真了解对方的机会。

最终,大家达成共识,决定在太子府内举行一场雅集,以《永乐大典》的成功编纂为由,邀请南京城的文人墨客、才子佳人共襄盛举,其中也包括张漫妮小姐。

此举不仅体现了对《永乐大典》的庆祝,也为朱高燨与张漫妮提供了一个相识的机会。

“此事一定要办得低调雅致,同时也要确保一切安排得体妥当,最最重要的事情我说三遍!不能让武王知道!不能让武王知道!不能让武王知道!都听明白了吗?”朱高炽最后强调道,他的眼神中透露出无比的坚定和笑意。

众属臣纷纷表示理解并保证会精心准备,确保此次雅集不仅仅是一场普通的聚会,而是一个充满温情的皇家相亲会!

随着会议结束,朱高炽独自留在书房,沉思良久。

哎,忘记吃饭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