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写长篇小说的难度18(1 / 2)

《少年如你》是有原著小说的。当年看过电影以后,张潮也找来原著稍微翻了一下,与电影的差异还是比较大的。

电影编剧保留主要的人物关系和故事框架,但是重塑了大量的细节,模糊了其中杀人部分的内容,不过整体上比原著小说更加凝练,情节的结构感也更强,能给予张潮更大的发挥空间。

小说家和编剧,基本算是两个行当。前者更多以自我为中心,后者则要服务于影视剧项目,以播放效果为中心。

所以张潮决定以电影版作为基础,加入自己的一些创作想法,尤其是增加男主角晓北的戏份。这大概就是男性作者与女性作者创作偏好不同了。

此外原故事里有很多属于2015年以后才会有的生活细节,比如学生们人人有手机,还有发达的即时通讯软件、社交媒体,以及遍布公共场所的摄像头等。

这些都需要根据2004年的实际情况进行改动。

小说以一个阴沉的午后,胡筱蝶突然坠楼为开始,作为好友的程念,不顾旁人异样的眼光,从围观的人群中走到胡筱蝶的尸体旁边,脱下自己的校服外套,盖在好友身上,维护她最后的一点体面和尊严。但是这样的举动,却引来了人群中一道充满戾气和冷漠的目光注视。程念的人生会因为这个善意的举动,而永远地被改变……

“这时候的程念还不知道,并不是所有少年都如她一样纯良如山间的泉水。而卫莱内心怀有的恶意,足以让地狱里的业火也黯然失色。

对卫莱而言,胡筱蝶绝望跳楼并不意味着结束。她要毁灭的不仅是身体,还有精神,甚至灵魂。程念对胡筱蝶的同情,让卫莱觉得胡筱蝶还没有‘死透’……”

一个小时,敲了一千多个字,给小说开了个头。相比原故事,卫莱的出场早了点,心理描写也直白了些。但是张潮写这部小说的目的,不仅仅是想反映校园霸凌问题。

他还想探讨青少年的恶意。在学校当老师处理各种霸凌事件的时候,他就发现这些中学生对他人的恶意,很多时候近乎于毫无道理,却又黑暗如深渊。

受害者无意中的一句话、一个动作,甚至一个眼神,还有老师的某次批评或表扬……都有可能成为霸凌的导火索。而如果受害者不会反抗,那么霸凌行为会持续升级,直到夺走生命。

他在现实中听过最冰冷、毫无人性的一句话,就是从处理的一个学生嘴里说出来的:

“她不是没死成吗?那干嘛要处分我。”

所以除了女主角程念和男主角晓北,卫莱这个角色也很重要。不能单纯把她塑造成原故事里那种表面是富家千金、乖乖女、学霸,背地里是校园霸凌头目的形象。这样虽然有一定的二元性,但两张扑克背对背贴在一起,是算不上立体的。

原故事当中对她为何会形成这种双面性格,叙述的也不够充分。虽然她有一个有着浓厚等级意识和喜欢推诿责任的母亲,和一个冷漠苛刻的父亲,但是还不足以让她变得这么残忍。

所以挖掘卫莱性格形成的过程,也是张潮构思的重点。

而且增加卫莱的戏份,还不能喧宾夺主。对程念、晓北的人物特色,也要挖掘得更深入一些。这样才能形成叙述上的平衡,也才能让那句话更有震撼力——

“你守护这世界,我守护你。”

这样的话,这篇小说的字数可能就要奔着20万字以上去了。如果每天能在广播站敲2000-3000字,自己上课摸摸鱼,手写2000-3000字,那么一天就是5000-6000字——当然不可能每天都这么顺利。

所以至少要40天才能完成这部小说。不过下周再上一周课,也就要放寒假了。高三寒假只有10天,初七就要返校。这段时间他可以去老妈单位里借电脑码字。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