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元妃省亲④:省亲诗的面纱,大家作的诗有何寓意?(1 / 1)

曹公总是在诗里藏深意,大观园题诗又有怎样的面纱呢?

元妃先自题一绝,然后自谦,说自己素乏捷才,且不长于吟咏,要姊妹们题一匾一诗。元妃自谦姊妹们更得自谦,于是自谦加称颂省亲成了姊妹们作诗的基调。

迎春的诗句,“园成景备特精奇,奉命羞题额旷怡”,赞美了大观园,“羞题”二字自谦。“谁信世间有此境,游来宁不畅神思?”元妃下到世间美景中,畅思神游。因皇帝为天子,故有此说。

探春的诗句,“名园筑出势巍巍,奉命可惭学浅微。”赞美了大观园,然后也自谦一下。“精妙一时言不出,果然万物生光辉。”这样的精妙一时难以形容,元妃的到来让万物生辉。也是自谦加赞美。

惜春的诗句,“山水横拖千里外,楼台高起五云中。园修日月光辉里,景夺文章造化功。”惜春这诗脱离元妃省亲也是适用的,显得有些应付的意味,自然和她年幼才浅有关。因元妃是夜游大观园,诗中“园修日月光辉里”就显得有些别样意味。诗中没有自谦也没有明显称颂之词,和她后来出家的人设相符合。

李纨尚德,持传统观念,她用“神仙何幸下瑶台”这样的句子颂扬元妃省亲之事,整个诗作得中规中矩。

薛宝钗的诗句,“芳园筑向帝城西,华日祥云笼罩奇。”形容大观园;“高柳喜迁莺出谷,修篁时待凤来仪。”高调形容元妃;“文风已著宸游夕,孝化应隆归省时。”宝钗从意识形态方面颂扬了省亲的行为;“睿藻仙才盈彩笔,自惭何敢再为辞。”最后也不忘自谦一下。

林黛玉的诗和其他姊妹的就有明显不同,以实话为基调。“名园筑何处,仙境别红尘。借得山川秀,添来景物新。”形容了大观园,这样的句子相比较就显得朴实而无谄媚。“香融金谷酒,花媚玉堂人。”也是朴实无华的称颂。“何幸邀恩宠,宫车过往频。”作为寄人篱下的黛玉,表达了有幸被邀请的谢恩之意。

元妃让众姊妹作一首诗,独要求宝玉作四首,宝玉只得答应了,“只得答应”表明宝玉并不是乐意接受。

宝玉的诗并没有称颂省亲之词,也没有自谦的句子,这和他对元春封妃毫不在意是相呼应的。

“有凤来仪”就是后来的潇湘馆,特点是竹子较多。宝玉从竹子着眼描写,整诗突出竹子以及和人的关系。“秀玉初成实,堪宜待凤凰”这句暗示宝玉原本就喜欢这处地方,后来他也建议黛玉住这里,黛玉最终也住进了这里,成了诗中待“凤凰”的那个“凤凰”。

“蘅芷清芬”一首只是就院子景致写院子,也没有描写和省亲之间的关系。

“怡红快绿”一首中“深庭长日静,两两出婵娟。”暗指芭蕉和海棠之间的联系,从这句也助于理解宝玉最初取“红香绿玉”的寓意。宝玉在秦可卿的房间里闻到香味,在宝钗身上闻到冷香丸的香味,在黛玉身上闻到体香之味,这三个女人和宝玉都有特殊关系,所以宝玉取海棠花之意得名“红香”,芭蕉为“绿玉”,而“玉”则指宝玉自己。宝玉后来就住在这个院子,“红香绿玉”四字暗示男女关系,且“红香”在前“绿玉”在后,所以让元妃不喜欢,改为怡红快绿。宝玉原作“绿玉春犹卷”,实则暗示他并没太在意元妃的意思,宝钗却是在意的,所以纠正他改为“绿蜡”。

“绿蜡春犹卷,红妆夜未眠。”在形态上形容了芭蕉和海棠,同时又有同处春情之中两两相互吸引的意味。

“凭栏垂绛袖,倚石护青烟。”海棠凭栏而立低垂着绛红长袖,芭蕉立在石边犹如护着青烟。“绛”和“青”借了海棠的红和芭蕉的绿,又再次暗示了两两对立成双成对的意境。这里的“绛”字,也暗合了“绛芸轩”的“绛”字。

“对立东风里,主人应解怜。”这句更进一层意思,芭蕉和海棠两两对立却不能靠近,而东风送来春情,主人应当理解同情两两之间的相思之苦,如能成全两者最是善意了。

宝玉之后住在“怡红院”,他这首“怡红快绿”实则已经向元妃暗示了自己对男女情感的看重。元妃将“红香绿玉”改为“怡红快绿”,暗示姐弟之间对男女之情的分歧已经出现。元妃显然不会做那个“应解怜”的主人,更不会给芭蕉和海棠送去东风。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