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练绝学功起涌泉(2 / 2)

马钰听了此言,连抚须的手都停下了。

“竟有此事,是我疏忽了。师弟既已瞧见问题,可有良策?”

“师兄不必忧虑,此事才露端倪,想必是诸位师兄平日事务繁忙,还要练功精进,一时疏忽也是有的。”

陈宸先是宽慰一句,然后提出建议——只提出问题而不提解决方法的人不是蠢就是坏。

“师弟有些浅薄建议。我曾于长安某茶舍听人谈起儒教事宜,争相谈论四大书院以谁为最,又对其内各规制评头论足。”

“师兄必知这应天书院、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四大书院各有其长,从书院内走出来的人杰不知凡几。然其内学制值得我等借镜以观形。”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你且说来。”

马钰听的很认真,事关人才培养和组织团结,他不得不认真。

“师弟窃以为终南山全真分内、外两门与一座道学院,内、外两门容后再表。道学院下辖小学、大学两部。”

“凡童子入教年龄不足十五者皆入小学,其内按学习进度设大、小两班。”

“小班对未识字的童子进行文字训诂、数术训导和洒扫、应对、进退等基本礼仪训导;每年逢春分、秋分对小班进行大考,成绩合格者入大班。”

“大班对已识句读和基本礼仪的童子授以道经、基础拳脚、算学、全真大道歌等基础法门;与小班不同,每年固定于夏至对大班进行大考,成绩合格者入大学,凡年满十五而未能入大学者,入我教外门,各领职司。”

“大学则分文、武、医、术四院,入大学者以各自志趣、天赋入院,学有余力则允许兼修。待学子年逾弱冠,通过考核者入内门,未通过者则下山前往各地负责传教。”

陈宸说了一大通,都是这些时日思考所得。

但还没完,等马钰消化了一会儿。

“内门以精研武学、炼气修道、行医炼丹为要,按所学不同拜入各位师兄门下,不再负担琐碎杂事。”

“凡内门弟子于山上待满三年必下山周游各地两年,或铲奸除恶,或巡检我全真下属道观,定期传递消息上山,汇天下消息于掌教。”

马钰问道:“那外门呢?”

“外门总领诸事,其下辖现有体系大致不变,外门以都管为主,下设都厨、巡照、库头、殿主、知客。

“各部部主及山下各地道观主持皆由外门弟子按功晋升而来,功绩除晋升外还可用于兑换武学、丹药。”

“各部部主、山下各地道观主持每五年轮换,凡年过花甲者卸任,由教中出资荣养。”

马钰头都听大了,他觉得这小师弟莫非真是师父转世,怎么会有少年聪慧至此!

古有甘罗十二为相治国,今有陈宸十二定计安教!

“现有都讲和经主的职责由道学院分摊,道学院院长由掌教兼任,小班、大班学童的师长由大学四院成绩出众者担任。”

“大学各院师长由留守山上的内门弟子以及卸任荣养外门的各部部主担任、各地道观主持担任。”

陈宸口都快讲干了,但也仅讲了主干。

其中细则还未展开,另有涉及七子及周伯通各自道统继承、全真最高“拳力”委员会、增设副掌教、掌教更替、教中产业、童子来源等等一大堆问题还未谈及。

这些也不急,一步步来。

还需要再给马钰上上强度,提高他的危机感。

他接着假托先前提到的游方道人,把全真教局势和天下形势分析了一通。

他最后指出:目前全真教虽然看似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但实则空有其表,青黄不接,亟需一场改革筑牢根基,捏紧拳头,以迎接蒙古崛起和佛门暗度陈仓带来的挑战。

显然,一时之间马钰接收的信息实在太多,他头疼不已,暗想:就算不是师父转世也是星宿下凡。

莫非世上真有生而知之者?

“这兹事体大,师弟你详细写下来,明日你我和诸位师弟商量一下。”

马钰习常甩锅,把锅推给集体决策。

“师兄英明。”陈宸见状,立马拍出一记直球马屁。

“师兄,今日仍有时间,可否先教我完整金雁功,师弟每日瞧见志清等人上下踨跃、高来高去,眼馋很久了。”

“走吧,去院子里,本想让丘师弟教你,没想到你内功入门这么快。”

马钰率先起身,走向殿外。

“你轻身功夫已练得不错,内功也已入门,我传授你几个诀窍,你定能学会。”

“是!师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