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比试3(2 / 2)

规则奇怪且不公。</p>

奇怪在每人只可出三招,三招过后结束比试,不判胜负,观内道士皆可观战,但观战结束当日不许议论,第二日才可对胜负进行讨论。</p>

不公在比试双方不分年龄大小,不论内力深浅,不讲练剑时间长短。只要是习剑人都需参加比试,由抽签决定对决双方。</p>

李尝浅之前已经参加过几次比试了,而且赢得了“怪剑”的称号。称号是褒是贬已经无从得知,少年的剑却有目共睹,因为少年的剑总是“略胜一筹”。</p>

这是所有看客心中最直观的感受,李尝浅的剑直来直去,“刺过去,然后快速后退”,看起来非常简单,可以说是毫无章法,但是过程极快,每个人都需要睁大眼睛才可能看清楚全过程,在当时甚至观察不出胜负,过后回想起来,才发现少年的剑确实是快了一些。</p>

几次比试过后,虽然李尝浅并没有获得压倒性的胜利,但已经没人再轻视少年的剑法。</p>

而钟子良是观内少见的天才,所有年轻弟子敬仰的对象,他的剑法足以代表所有习剑人中“抚云剑法“的最高水准。</p>

这是一场“怪剑”和“正剑”的对决。</p>

所以当比试准备开始,李尝浅站在钟子良的对面时,道士们也已经各自找到了观战的最佳位置。</p>

第一次有那么多人观战,李尝浅有些紧张,但当把注意力放回右手紧握的木剑时,少年的心又静了下来,眼中只剩下面前的“敌人”。</p>

钟子良对李尝浅的剑法早有研究,也清楚如何应对,他自认为只需要躲开凶猛的第一剑。</p>

“请。”钟子良的话代表比试开始。</p>

李尝浅没有回应,不是因为他没有礼貌,而是此时此刻他需要集中注意。</p>

内力运转,配合“静心咒”,内息汇于右手,李尝浅依旧决定先发制人。</p>

一剑递出,直直的朝着“敌人”的胸膛刺去,“敌人”似乎早有防备,重心极速下降,同时侧身想要躲过迎来的一剑。</p>

钟子良的应对方法没错,可没想到李尝浅和手中的木剑好似融为一体,身体竟弯曲成诡异的弧线,木剑的剑尖如弦月的月芒,“追踪”着敌人的胸膛。</p>

钟子良以为自己的躲避足够迅速,却怎么也想不到对手的剑竟然能够转弯。本打算在躲过李尝浅的第一剑后,再迅速回击一剑,所以钟子良在侧身的同时也微抬剑柄,准备好随时出剑,但是为了躲避冲向胸口的木剑,他只能随手挥出一剑,并继续侧身旋转。</p>

李尝浅的剑“蹭”过钟子良胸膛心口的位置,一击得中后迅速收剑,身体却跟随剑势继续向前冲去,然后足尖一点,稳住重心,收敛气息,李尝浅做到了师傅说的话,“出剑,收剑”。</p>

钟子良在原地转了一圈,挥出的剑则“削”在李尝浅飞身而过的脚踝,原本这剑本应划过李尝浅的脖子。</p>

在观战者的眼中,李尝浅不顾一切,飞身一剑,途中还被钟子良击中脚踝,最后狼狈落地,勉强维持身型没有摔倒。</p>

而钟子良宛若仙人,身法飘逸,轻松躲过一剑,顺势出剑击中对手。</p>

两人由出剑到结束只有不到一个呼吸,“怪剑”还是不如“正剑”。</p>

大部分观战者都把钟子良作为心中的胜者,只有少数人低头不语,似乎在回想刚刚的画面,钟子良的师傅也是其中之一。</p>

比试中的两人也没有再出下一招的打算,李尝浅站直身子,向对手抱拳行礼,钟子良也抱拳回礼,这意味着比试的结束。</p>

两人都觉得自己获得了比试的胜利,没必要再出下一剑了。</p>

李尝浅回到醒身阁,想让师傅对自己刚刚的表现做出点评。</p>

“差了一点。”没等李尝浅说话,掌门已经说出了自己的看法。</p>

“我...我没有,我收住了剑势。”</p>

“那你差的,可不止一点。”师傅抬起头,注视着李尝浅的双眼。</p>

“虽然是木剑,可他也会受伤的。”李尝浅把自己的犹豫归结为手下留情。</p>

“你缺少杀心。”</p>

“杀心太重...好吗?”</p>

“道士从不嫌自己飞升太快,剑客只会嫌自己杀气不足。”</p>

“但道士杀心太重也不是好事吧?”李尝浅试图做最后的口舌之辩。</p>

“你是吗?”不知道掌门是在挖苦自己还是在陈述事实,但这个问题确实让少年难以回答。</p>

“明天有个客人要上山,你去山下帮我接上来。”掌门话锋一转,没有等待李尝浅的答案,反而交给了少年一项任务。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