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236(1 / 2)

直到王照之生下了孟博斐,王家才慢慢接受了这个事实,对孟博斐十分关注,甚至给他留了王氏的名字——斐之。

  王斐之曾是王家的某位半圣高祖。

  也正是王家的这份期许,让孟博斐在孟家十分尴尬,他是孟修乾的第三个孩子,很有希望得到‘世传’……

  六大世家的‘世传’并不只传长,而是根据家族情况决定,挑最适合的孩子。

  可惜孟博斐同时也留着王家的血脉,又有了“王斐之”这个名字,不止离世传远了,连家主之位也遥不可及。

  更让人摇头叹息的是,孟博斐资质不行。

  世家很容易出“火种”,精神体有很大的遗传概率,孟修乾和王照之的结合,哪怕没生出个“火种”,也该是个天赋极高的孩子。

  孟博斐资质平平,他生得周正,性情规矩,打小喜欢看书,三四岁刚启蒙就手捧书卷,看得废寝忘食。

  然而精神体不行,看再多书也没法消耗,在这个知识蕴含神圣力量的世界,尤为重要。

  当然也没人讨厌他,一个安静规矩的小孩子,六七岁就像个小大人一样沉稳,谁会不喜欢呢,王照之更是把他疼到了心坎里。

  资质不好就不好吧,既是孟博斐又是王斐之,他这一生安乐无忧。

  八九岁的时候,很多同龄人都开始了人格的修行,只有孟博斐还在慢吞吞地看书……

  他九岁那年,王照之生下了第二个孩子,是个漂亮的小公主,起名叫孟博伊。

  不知是什么缘故,按理说以王照之的修行,不至于在生产时遭这么大的难,可她在生下了孟博伊后油尽灯枯。

  孟博伊不像她哥哥那般资质平平,她生来“火种”,资质好到连底蕴深厚的孟家都感到惊奇。

  偏偏她又留着王家的血,孟家对她的心情十分复杂,一方面想好好培养,一方面又有所忌惮。

  王家这次倒是安静得很,他们似乎只想要孟博斐,并没有给孟博伊属于王家的名字。

  孟博伊的“火种”体质过于纯粹,底层属性的“内倾”和“感性”完美契合“哲学家”,是百年难遇的天才,培养好了甚至能超越宋家那位不世之材。

  孟修乾时常叹息:“斐儿要是出息些,我也能放心把他过给王家,现在……”

  小小的孟博斐听到了这话,他知道是自己耽误了妹妹。

  看着虚弱到每日昏睡的母亲,看着襁褓中的妹妹,孟博斐开始成为传奇了。

  他之前也没有刻意藏拙,只是醉心于古籍,沉迷在藏书阁的知识海洋中,忘乎所以罢了。

  既然必须优秀才能让母亲和妹妹轻松些,那他便优秀吧。

  平平无奇的孟三,展现了对标签学惊人的领悟力,他的博学让命运之钟的学者们都惊讶不已。

  只是博学还没什么,毕竟大家都知道他爱读书,然而一阶‘哲学家’所展现的战力颠覆了人们对低阶标签的定义。

  他的精神体不行,但他对精神力的运用堪称极致。

  他彻底成名,是因为暴揍了当时骄傲如小孔雀的宋仪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