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446(2 / 2)

  孟止歌道:“在孟家,我是‘希望’;在十岚和苍解眼中,我是孟止歌。”

  说着他顿了下,看着秦步月道:“你觉得我是‘希望’,那当你击杀我时,你会收获‘希望’标签;如果你觉得我是孟止歌,那你会看到一具尸体。”

  这完全颠覆了秦步月的认知,超出了她的想象。

  她听懂了,似乎也理解了,可是……怎么会这样……

  人和标签的界限是由“他我”定义的?

  他人的看法怎么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存在意义?

  那这样的话,融纳了七情标签的贤者,岂不是……岂不是……

  孟止歌:“所以,在乐土的贤者都是人,而在绿洲都是标签。”

  秦步月:“!”

  她忽然明白了,这就是“神性”。

  “神”的存在是由信徒定义的。

  入贤后,人格修者面对的是“神性”的修行,而这需要“他我”的定义。

  信徒既他我。

  仰望与崇拜,何尝不是一种他人的看法。

  秦步月声音微颤,忍不住问道:“那入圣呢……”

  她已经知道了,八阶“哲学家”的入圣标签是【至诚如神】,从入圣开始,又将要面对什么?

  孟止歌居然告诉她了:“……抉择。”

  意外又不意外……对于整个人格修行的体系,秦步月大体明悟了。

  先奠基,而后找到自我,进而在他我的注视下感悟‘神性’,直到入圣后,面临是“人性”和“神性”的抉择。

  成神和封圣,一念之差。

  只是,两者无法共存。

  真神笼罩人间,圣人消亡。

  圣人庇护人间,真神陨落。

  孟止歌看向她:“别去思考,这对你没有好处。”

  秦步月:“……嗯。”

  同样的话,会长先生告诉过她,秦步月也越发理解了为什么不要提前思考,路要一步步走,蹦的高摔得狠。

  现在的她知道了入贤后要修“神性”,不仅没有好处,反而是极大的坏处,因为她当下最需要的是“人性”——只有坚定的自我,才能在人格场中活下来。

  孟止歌给她解释这些,是为了让她有自己的看法:“那么,你认为我是‘希望’,还是孟止歌。”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