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1 / 2)

随着队伍的行进,周围的景色逐渐由生机勃勃变得荒凉起来。曾经茂密的树木变得稀疏,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片被战火焚烧过的田野,焦黑的土地上残留着战争的痕迹。王楚的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沉重,他知道,这是汉末乱世的写照,这片土地上的每一块焦土,都承载着百姓的苦难与泪水。

终于,队伍在一处小山坡上停了下来。许开宇示意队伍下马,然后隐蔽。他自己则带着王楚走到山坡的边缘,指向前方不远处的一座城池。“兄弟,你看。“许开宇的声音低沉而有力,“那座城池,名为皖城,是庐江的门户。如今,庐江太守刘勋缺粮,去海昏、上缭购买,却只买得数千斛,数量远远不够。刘勋大怒,欲袭取海昏、上缭。兄弟可知,我们为何要来皖城侦查?“

王楚凝视着远方的城池,心中快速地回忆着三国历史的片段。他知道,此时正是孙策吞并庐江的前夜。建安四年,也就是199年,孙策这小霸王正准备拉着曹操、董承、刘璋这几个大佬一起,组成个“反袁术联盟”,目标是灭霸,不对......目标是刘表和已经穷途末路的袁术。可就在他们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袁术这哥们儿竟然病死了,这剧情比《悲惨世界》还悲催。

袁术一挂,他的小弟们可就慌了,杨弘、张勋本来想去抱孙策的大腿,结果被庐江太守刘勋这个“半路杀出的程咬金”给截胡了,全给抓起来了。袁术的亲戚们,像堂弟袁胤、女婿黄猗,因为害怕曹操的“大宝剑”,不敢守在寿春,只好抬着袁术的棺木,带着家小和部队,跑到皖城去投奔刘勋。

孙策这时候手下可是人才济济,猛将如云,但他并没有急着“开大招”,周瑜这个“智囊团第一美男”出了个馊主意——引蛇出洞。他们先派人给刘勋送礼物,祝贺他,言辞还特别谦卑,让刘勋觉得这袁术的遗产非他莫属。

孙策这招“以退为进”,让刘勋松了口气,但刘勋也有自己的烦恼。突然多了三万人要养,庐江的粮食不够吃了。于是刘勋就打算向豫章的华歆买粮。

华歆这人是以清正廉洁留名青史的,但老实巴交的,谋略就差了那么一点点,只能管到南昌一带。鄱阳湖东边的鄱阳县有宗帅自立为王,不接受华歆派遣的官员;庐陵还有个丹阳人僮芝,自称是朝廷任命的豫章太守。海昏县的上缭地方,也有五六千户人家筑墙自卫,虽然也给朝廷交税,但官府征调不了一个人。

扬州的九江郡已经被袁术折腾得一穷二白,江东又被孙策霸占,豫章成了刘勋唯一的扩张方向。华歆手上没余粮,只能派人带着使者去上缭,希望能从当地宗民首领那里买到三万斛粮食。结果宗民们不配合,一个多月才买到几千斛。

周瑜这小子,真是个心机boy,给刘勋挖了个坑,还让他自己跳下去。他让孙策给去了封信。孙策在信里说:“上缭这地方,富得流油,还老爱来江东搞事情,我早就想给他们点颜色看看,就是距离有点远,不太方便。现在老刘你兵强马壮,不如去给他们上一课?”

刘勋看了孙策的信,心里那个美啊,这不是天上掉馅饼吗?他心想,去验证一下孙策的话吧,顺便看看华歆这个老实人是不是真老实。结果,他发现孙策这小子没吹牛,上缭那地方,粮食多得是,华歆也确实是老实人。

但这事儿也不是事。对刘勋来说,买不买得到粮食其实不是最关键的。他更在意的是,自己能不能通过这事儿,试探出孙策的底线,摸摸华歆的老底。结果,他发现孙策这小子,不仅长得帅,也不是个爱骗人的主,上缭的确有不少粮食。华歆那边,老实得跟自家地里的白菜一样。

这就像是,刘勋本来想去菜市场挑个东瓜,结果孙策跟他说:“老刘,那边的西瓜甜得很,你去看看?”刘勋屁颠屁颠地去了,发现西瓜确实甜,而且卖瓜的大叔还特别实在。这买卖,刘勋觉得自己赚了,但他没意识到,自己已经走进了周瑜的大局里。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