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2 / 2)

  知道这个后,宗泽松了口气,他就说嘛, 以他入学考试那劲儿, 这书院怎么也不会太差的。

  这点,在晋江身上得到了映证。

  宗泽跟晋江一起论学,虽不是比试,但实际也有点比试的意味在里面。

  两人从四书, 诗赋辞文应对了一番。宗泽发现, 这晋江真不愧是有个秀才爹, 他的基本功相当扎实。虽于时文比自己稍差一点, 但是试帖诗的水平那是甩了宗泽几条街了。

  宗泽彻底放心了,这书院真不是沽名钓誉;只是在任何时候都免不了人情请托而已, 所以,还有那么多掉车尾的存在。

  宗泽现在仍然对《四书》天天诵读, 以求温故而知新。

  练字当然也是宗泽的必修课, 现在他还是主攻柳公体, 未免枯燥,他将《金刚经刻石》《玄秘塔碑》《神策军碑》《冯宿碑》,这四个碑帖交替着不停的练习。

  见宗泽将四书以及四书注释已是背的滚瓜烂熟。而且知道宗泽之前对于制艺接触不多,席讲书开始重点对宗泽讲解八股文。

  八股文出题主要出自《四书》,偶有出自《五经》;要传达圣贤思想,代圣人立言。

  因八股文是皇帝命作的文艺,而皇帝的命令称为“制”,所以又叫“制艺”、“制义”;这是从制方面说,如果跟古文相对,又叫“时艺”、“时文”。

  而且,八股文有非常标准的格式要求。

  首先是破题,破题只能用两句话来概括,这两句话要概括、解释题义,但是,绝对不能直说题义,直接说出来,就是骂题了;此乃大忌。破题是作八股文最重要的一关,破题好坏直接影响到整篇。

  其次是承题,承题是对主题的进一步补充,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以三句为限。

  然后起讲,起讲就是说明内容大意。

  再次是入手,入手起承前启后之用,引出正文所用。

  接下来就是八股文的核心部分,分为起股、中股、后股、束股。此四比一正一反,形成八股,逐条分析,正反论说。每两股必须成为一副对联,共四联,如对子一般,词性相对,平仄相对。

  最后是收合,也就是文章的结束语,一般约八句之内。

  八股文起承转合都有严格规定,字数也限定在五百或七百字之内。

  席珍讲解完八股文制式后,又拿出范文,逐题给宗泽讲解。

  此后,每天都对宗泽反复教学;教学完毕后,又给他布置课题,要宗泽勤加练习;接着将宗泽写的八股文看过后,仔细指出其中不足,要他注意改进。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