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137(1 / 2)

  照例又接收到江松涛感激的眼神。宗泽回了一个安抚无碍的眼神回去。大家寂寂无声吃罢饭,下午场开考的鼓声响起了。

  今天下午大多学子都只余表判了。宗泽手上就有三道表,一道判,只要做完,这次院试也算完美收官了。

  表也就是奏疏,折子,这是有固定格式的公文,只要斟酌好措辞,也不难写。上表主要的是要简洁明了,让人一看就懂,不要洋洋洒洒一大篇却没说什么,此乃大忌。想当年儒太素给朱元璋上奏时,洋洋万言,读了一个多时辰也没到正题,后被朱元璋打的皮开肉绽。这可是个血淋淋的教训。

  三道表,宗泽用时不过一个多时辰就完成了,接下来就是最后一题,“判”了。

  这个题说了一个案子,张三跟李四两人相约要出去做生意,租了刘五船,准备第二天出发。第二天李四在船上等了很久,还不见张三来,就让刘五去找一下张三,自己在船上看行李。

  刘五去到张三家,拍门问道:“张三娘子,张三在家吗?要赶紧走了。”张三娘子说自己夫君早就走了的,想是已到船上了?

  刘五回到船上时,李四却不在。原来他等了一阵子不见人,有点急,就托了钓鱼的孩童帮忙照看一下行礼,也出去找张三了。

  李四来到张三家,也拍门叫道:“张三,张三,时候不早了,快些走吧。” 张三娘子也出来说,张三早就去船上了。

  李四一听,大惊,赶紧去找张三,但却一直没找到,后过了两天,张三的尸首却是从河里浮了上来,大家才知道张三遇害了。接着,张三娘子将李四跟刘五都告了,说他们谋财害命。

  这个题说完后,问:这李四、刘五,二人谁是凶手?

  宗泽将案例读了几遍,再细细思索,想明逻辑后,直接写了判词,判定是刘五谋财害命杀了人。

  宗泽做好表判,检查无误后,就示意交卷。宗泽现在也算是在周提学面前挂了号了,他的卷子,提学大人很是感兴趣,今天他又是第一个交卷,理当叫上来当场问问。

  看过宗泽的表,不错,言辞简洁,直指要事。再看宗泽的判词,答案正确。虽然答案正确,周提学却是要问的:“你怎么知道凶手是刘五,而不是李四。两人一起做生意,难道最有嫌疑的不应该是李四?”

  知道提学大人在考他,宗泽赶紧拱手答道:“禀提学大人,学生之所以判定是刘五杀人,原因是因为:正常我们去叫人时,总是会直接叫要找的人的名字。而这刘五去找人时,竟然直接叫张三娘子的名字,那从中可以看出,他知道张三不在家。他为什么知道张三不在家?按理推断,那是因为他已经杀了张三,知道张三不在家。”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