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2 / 2)

  今日大朝会时,礼部尚书陈德福就已奏报建文帝:“禀皇上,现乡试的一应人等已经全部到了所考之地, 今年的乡试必将如期举行,请皇上放心。”

  建文帝闻听点头,又训示一番。散朝后,回到乾清宫, 又看了一会儿各地主考官的奏报。想着今年又能选出一批人才为国所用, 心情大好。

  当看到奏报, 说今年国子监将会有好几百名学子参见顺天府乡试时。建文帝颇是为这人才济济一堂的感觉叫好。

  说到国子监, 建文帝想起一事, 当日从国子监回来时, 那陈宗泽的文章颇是惊人,宗室降等袭爵的事,这两年就要提上日程才好。嗯, 那陈宗泽今年也要参加乡试,只望他不要让朕失望才好。

  陈宗泽的文章如此的惊世震俗, 当日从国子监刚一回到乾清宫, 建文帝就命袁忠将装文章的匣子拿过来。

  袁忠听得吩咐,赶紧将匣子捧了过来,躬身放在建文帝面前道:“皇上,这个匣子我一直盯着的。从国子监装好至现在无人打开过。皇上请过目。”

  建文帝看到匣子,一挥手:“唔, 朕知道了。退下吧。”袁忠闻言,连忙对着屋内伺候的人等一挥手,让他们退了出去,自己也退到门口处站定。

  建文帝打开匣子,将陈宗泽的文章又拿出来看了一遍,虽是第二次再看,还是忍不住叹道:此子真是有胆魄,有远见。这宗室降等袭爵的事十分有必要的。

  可此事虽对国家治理是十分有必要的,可是,却是侵犯了那些宗室的利益。这些宗室是不会容忍自己的既得利益受到侵犯的。因此,陈宗泽这文章现在绝对不能露出一点端倪出来。但凡有一点点风声传出去,估计那些宗室会疯狂的报复陈宗泽的。以陈宗泽目前的能力,是毫无自保之力的。

  想到这里,建文帝拿起宗泽几人的文章放在烛台上烧了。看到建文帝的举动,袁忠眉毛微动,看来,日后,自己再见那陈宗泽之时,可真的要多释善意了。作为皇帝身边最贴身的太监,嘴巴紧也是最基本的素养。这事看在眼里,也就要烂在心里了。

  建文帝这善意的一举,绝非偶然。建文帝是经过绝望的人,看着自己的亲人儿女一个个身死却无能为力。那种绝望的感觉,没经历过的人是无法体会的。他当时多么希望有人能哪怕是伸出一点点援手也能挽救一二,可是没有,一个都没有。他也恨过,恨不能毁天灭地的恨过,但是,矫天之幸,他又重来一次了。

  有时,遇到不顺心的,他也想狠狠的顺自己心意一把,但是,他克制了自己内心的魔鬼。他不可以这样。他能回来,这是上天的怜悯,上天体恤,他不能肆意抛洒这份儿恩德福分。

  像陈宗泽这种寒门出身的学子,毫无根基,自己如果不回护一二,来自宗室的报复,恐怕他是没有招架之力的。他明白这种孤苦无依之感。所以,现在又不费什么力气,为何不顺手回护一下呢。何况,陈宗泽这种人也是自己目前自己最需要的,有能力、有才学,而又没有任何势力裹挟。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