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求学34(2 / 2)

张凡程并无异议,他自1月来上海,足足停留了五个月,然而满眼所见并非是时局的转好,反倒是逾发动荡,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北边的直奉刚停战,南边的广东军阀又发生叛乱,偌大的中国做什么都行,唯有读书成了奢望,他并不想逃,只是报国无门,可叹一介书生。

在送站的码头绍玉堂和张凡程并肩走在码头的堤坝上,来来回回渡了好久,他们在谈什么,不允许任何人接近,在小雨玲的印象里,当时的父亲听得多说得少,直至送他们上渡轮还拉着舅舅的手恋恋不舍。

小雨玲的记忆里,父亲从未有过那样激动的表情。

溯江而上的轮渡开了,雾霭中的大上海渐渐失了踪影,绍雨玲开启了长达五年旅读的生活……

文益中学本是前清时一座小学堂,后来随着进入民国而扩展成中学,此前张凡程就在这座中学任教,这一次回来也有学校多次催促他返校任校长一职的原因。

依照张凡程的学识、年纪,他的精力正足以担当校长重任,此前一直犹豫也是因为上海那边屡有大事发生,而这一次谁也不敢保证战火是否会波及上海,对一位无权无职的书生来说卷入军阀争斗的漩涡之中实在不是一件好事,张凡程反复思索,也认为旧政府并无什么职位能满足他的理想,不如教书育人来得更有意义。

溯江而上,小雨玲看什么都新鲜,滔滔的江水、墨绿色的山峦,仿佛水墨画一样,书中的世界愈发的真实,上船下船的旅人匆匆,或许这就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能想到这一层可以说是天赋,也可以说是舅舅及时的到来,纠正了绍雨玲成长的脚步。

这就是外面世界带给小雨玲的感观——空气都是新鲜的。

到了文益中学,小雨玲第一次看见这么多大哥哥大姐姐聚在一起,他们好奇的望着这个小妹妹。

绍雨玲的年龄还不够入中学,但是小学堂于她而言又意义不大,她毕竟已经完成了基础教育,除数学还有提升空间外,国文已经很通畅了,这一点张凡程很清楚,于是安排在新生班里插班,至于落下的课程则安排给一位新来的女教师负责。

“大家好,我叫绍雨玲,来自上海。”她那浓厚的上海腔带给同学们好一阵新鲜感,不过很快大家就熟识了。

文益中学的学风开放,可以男女同窗,但还远未到同席的程度,绍雨玲被安排在一位比她大两岁的同学身边,这位女同学名叫沐清,很水气的名字,生得也漂亮,一头标准的学生茶叶头衬托着圆润的脸庞,是当时标准的美女。

绍雨玲还没有校服,虽然她的洋装很接近现代校服,但是她更希望和同学们一样,穿着露白袜的裙装,下课的时候,沐清偷偷为她量了尺。

“校服是要交钱的,你自己做一身会便宜一些。”沐清对居家过日子很是在行,看得出她已经开始帮妈妈操持家务了,这在许多担任长女的女孩子中并不罕见。

绍雨玲当然不缺那两套订做校服的钱,但是她喜欢这种感受,被一位和善的姐姐用尺子围住腰的那种感觉让她觉得亲昵,虽然这不过是再平常不过的动作,但是绍雨玲的记忆里几乎没怎么和同龄人玩耍,与她年龄最接近的是从前的那位家庭女教师,而那位女教师身上总是透着小家碧玉式的自怜。

沐清没有,她大方可亲,用新名词形容就是开化,如同所有进步女性一样,她是不裹脚的。

“今后妇女的出路,就是打破家庭的藩篱到社会上去,逃出傀儡家庭,去过人类应有的生活,不仅仅作个女人,还要作人。”

沐清擅于演讲,在同班同学中有很高的威望,当她在台上慷慨演讲时,绍雨玲感受到了那种热情,不禁鼓掌,不禁流泪……

“讲得真好。”

沐清邀请绍雨玲到家里作客,路上,绍雨玲毫不掩饰自己的崇拜之情。

“那段话不是我说的,我只是把它讲出来。”沐清说着,讲起自己崇拜的女性先锋,从秋瑾讲到张竹君,从女子同盟会讲到湖南女国民会,她虽然年纪不大,但是懂得很多,真的让小雨玲无以复加的视之为偶像。

“这些都是校长讲的。”

“舅舅?”

“是的,校长是上了不起的人,他为中国的救亡而奔走,他在找寻图强之路,我辈女子也要真正的摆脱束缚,实现开化。”

小雨玲瞪大了眼睛,她知道舅舅是个了不起的人,但是没想到他在学生们的心慕中占据这么重要的份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