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大四(1 / 2)

第一次到成都是到的成都东站。

刚到成都住的青年旅社,联系学姐,她说让我晚几天再过去,她那边还没安排清楚,我想了想正好在四川还有想见的朋友,于是就趁着她说的晚几天这个时间找了家车行租了单车骑行向我朋友家,在内江。

可是有个问题我的大行李箱不知道放哪儿,问学姐带的行李可不可以暂时存放在她那里,她说因为是几个女孩在一起住的所以不太方便存放男孩子的行李,这样我的行李就只能寄放在青旅了。

租好了单车,向我朋友家骑去,低估了蜀地的山势,蜀地和习惯了的江苏平原一马平川不同,道路崎岖。计划的两天路程也耽误了一天,三天才到,山地上坡会很慢。

原来和朋友约好的时间我没有赶到,朋友以为我今天会到给我定了个酒店,因为今天没有到所以没住成,后来朋友去酒店退酒店还不退朋友今天的房费。

到的那天已经是下午四五点钟了,朋友带我去了她们这里我不知道叫什么名字但是人很多的地方,一座绳桥,一条石板河河水很浅人可以踩在上面,还有一个装饰性的龙头口里流出来可以直接喝的水。

嗯,对比下,她比叫我过来的那个姑娘真的好太多了,我到达那么晚还带我去玩尽地主之谊。本来定好宾馆的,但是因为我晚到了一天住不了,宾馆又不能退朋友和宾馆还吵了架,和那个姑娘相比好太多了!这就是真朋友和酒肉朋友的区别。

晚上跟着她去吃了当地的凉虾,逛了城中心广场,后面在和她吃饭的时候成都的那个学姐给我微信发了接近十篇的小作文,我没有仔细看,只是大致扫了下,上面大概说的不好意思,因为公司调动我要去武汉了云云。我把微信给对面的朋友看了下。

朋友说:“之前都没有任何征兆的吗?”

“我也不知道什么情况。”我只能这么说了。

后来和这个因为台湾认识的学姐再也没有见过面了。

朋友那边待了一晚我就启程回了成都。

成都还了车,退了青旅又租了个短租民宿,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

去天府三街逛了下,好多高楼大厦,路上也挺干净,老城区还有那么多美食,不过成都最吸引我的是这里的人文。

蜀地从来易守难攻,天灾常有但人祸较少。

战争从历史上来说是促进民族融合的进程,蜀地人祸少也就保证了这里民族的相对统一性,即有相近的人文历史、风俗习惯。

而如果一个地方人中的大多数有着近乎统一的风俗习惯和人文的时候就会形成互相的文化认同,而这种文化认同自然也就包括道德、习惯、素质的认同。

记得印象很深的一件小事是在排队买地铁票的时候,一个老人家操着成都话在和售票员扯这个扯那个,半天扯不清楚是什么东西,看见我在后面于是友好的用成都话跟我说:“你先来嘛。”

这个事情顿时让我心里一阵暖流滑过,因为已经麻木了东部沿海城市在剧烈社会发展矛盾下社会层面的弱肉强食,突然发现这么一个宝藏人文城市,心里就爱上了。

因此见成都没多久,就更新了我大陆喜欢的城市排行榜,成都位居第一。

住的民宿是在小区里面,居民住宅通天然气可以做饭,民宿厨房里面锅碗瓢盆都可以免费使用,是在外面的第一次做饭,家里爸妈做饭虽然有些菜很难吃,但是因为懒得做饭所以一直没有亲手做过,就这样点亮了我做饭的技能,之前在大学或者上班都是没有机会做饭的。

一做饭就发现我自己做饭非常有天赋,想吃的菜基本做过一两遍就可以达到心中的味道了。

这段时间试了试自己找工作,不过成都遍地是话务员销售,这类工作不招短期还没毕业的,那时刚出学校很稚嫩又不会面试技巧所以没有找到工作。

没有工作的我就像是往常大学或者初高中一样,宅了下来。

刚出社会很容易就被风雨打倒了,但是这风雨又成了成长的养料。

宅久了内心躁动,想去世界看看。

背上行李,独自坐上了绿皮火车去往了青海湖。

为什么风景都要人亲自去看,亲自去经历?因为如果不亲自去看亲自去经历就闻不到现实中的花香和海的味道,看不到照射进眼睛中的日落,还有天地苍茫的寄蜉蝣于天地。

青海湖,有路边的牛羊,金黄的油菜花,天水一色,路上骑行向着前方便像去往了天边,草原青海高原,一条环岛公路汇聚着的景色。

明明只是一个人骑行,看着周围的骑行者,油菜花反射着朝阳,青海湖倒映着天地,两匹马颈项交汇,原来我也是众生的参与者,看到众生的世界,我的世界便丰富了许多。

有个台湾认识的藏族朋友就住在青海湖附近,这次骑行路上本来计划去他那里的,但是从青海湖边向着青海湖外没有多远就是高原了,海拔直线上升,很多时候单车只能推着向上走。

再加上发微信给藏族朋友看其语气也不是很欢迎我,毕竟只吃过几次饭,不是很熟。

下午四点放弃了,骑车下山,不敢直接放掉刹车,那是四十五度至六十度的连续十几公里山坡而且偶尔还会有车经过,但即使握着刹车也非常舒服,肾上腺素飞升,耳旁的风剧烈作响。

晚上住进了酒店,青海湖沿线这一条旅游线带火了这条线路上的餐饮酒店等配套行业,而且越来越成熟。在旅游旺季经常是满客的情况,不过我随便有张床就可以解决,所以大多时候是和旅人一起合租。

青海湖的落日和朝阳亦是一大景色,只有青海湖周边才有的壮美。不是海但对渺小的人来说又像大海一样广阔,因为这湖一眼望不到边际。

四天后还了车,坐上了去往兰州的火车,又见到了妹妹。

第一次到兰州是高中毕业的时候,那时候妹妹还没上幼儿园,可以随便掐脸。

一把就可以把妹妹抱抱举高高,小孩子的脸尤其好掐有种婴儿肥。还有像蜡笔小新妈妈用拳头转蜡笔小新的脸一样转妹妹的脸,特别好转,也给妹妹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这次见到妹妹,妹妹已经上小学了,扎的马尾辫,倒还能看到小时候的青春活泼,不过慢慢多了些对学习的注意力。

其实学习可以和孩子的烂漫世界结合起来的,为什么要剥夺孩子对这个世界宝贵的好奇?父母应当做的是引导而不是扼杀。

这时候的妹妹没了小时候的那么可爱,但还留有一点小时候的可爱,看待世界也会用孩子的眼光来看。

随着岁数变大,这种可爱也将慢慢消散。

似乎每位家长在辅导孩子作业的时候都会生气,在成年人眼中那么简单的加减乘除为什么到了小孩子这里会变得那么难呢?有时候简直解出了一加一等于四点的答案。

因为小孩子的世界这些答案并不是固定死的啊。

这正是我人族的特色传承,成年人因为经历了所谓的世界就被条条框框给框住跳不出来,造成的结果更不知变通,缺乏创新和活力。

小孩子的世界还没有出成型,所以他们的世界总是富有创新和活力的,这正是他们拥有无限可能的原因。

有次忘了妹妹是怎么惹她妈生气了,看着她妈打她我心里觉得很难受,于是就跟他妈吵了架,吵得还很凶,一栋三十多层楼,三四层楼都能听到,还把妹妹给吓哭了。

那时就咆哮着跟她妈说:“你说可以,但是不能拿棍子打她!”因为那时她妈拿了根小木棍,我心里就很不爽。

差点跟她妈干起来了。

她妈也就是我的小姨妈,小时候她打我我打不赢她,现在她打不赢我,不过长辈不能打。

跟她妈的咆哮把妹妹都快吓哭了,不过她妈也理解我是为了妹妹才发火而不是因为其他,这样就有个理解基础。

其实打妹妹心里最痛的应该是她妈,我看不惯她的教育方式所以跟她妈吵了架。

后面也没什么,过一两天还是照常说话了,过后就回了成都。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