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等待(1)31(1 / 2)

在金陵的聚会上,邓序瓯成功的出手了二副明代的字画,换回了三方寿山石,还把自己从江西那边淘换到的几件瓷器也出手了,前前后后进账足足有八十万元。

国言跟着拿了邓序瓯给的五万元的大红包,两人回来时,那俩旅行箱成了空箱子,国言觉得有些浪费,撺导老教授在金陵买了不少当地的土特产,光是板鸭就买了10只,还给家里的老婆和女儿买了金陵云锦等等。

走的时候嫌带着累,国言干脆建议发托运吧。邓序瓯也觉得该放松放松了,赚了这么多钱,也该舒坦舒坦了,再说了,托运也花不了几个钱。

那三方寿山石其实也就花了几千元,而且体积也不大,放在一个帆布包里就可以随身带着走了,对此,邓序瓯一开始还不是很重视,是国言告诉他,那东西现在已经不多了,回去找治印的师父帮忙解开,说不定会有奇用,

“什么奇用?懂这个的能有几人啊?”邓序瓯说道。

邓序瓯是懂得,他自己就是一个爱好书法的人,深知书法家国画家对手上的印鉴都很重视,除了字画的意境外,这印鉴的水准高低也非常重要,一个名画家,如果手上连个像样的印信都没有,那就不像话了。

“老邓,您忘记现在官面上流行什么了?哪个头头脑脑的不想留下墨宝啊?可光留下墨宝就完了吗?是,一些大人物的题字可以藏头去尾,可是一些不上不下的人,好不容易遇到一次露脸的机会,给谁谁谁,那那那儿题了一回字,不留下印鉴?过了十几年谁知道谁啊?”

国言说完了还故意的眨眨眼呶呶嘴,邓序瓯顿时就醒悟了。

“再说了,你常用的那枚落款印……缺少点艺术感,找名人给重新雕刻一个吧,可你如何去求那些镌刻名师呢?拿钱去砸肯定不行,用这块稀有的田黄石……”

原来,三块寿山石中还有一块是田黄石,早在清朝,就有一两田黄一两金的说法,那是寿山石里的极品。当时,拿出来给大家看的时候,由于外皮包裹着杂质并没有显出精美,是国言让邓序瓯买下来的,如果邓序瓯不想要,可以转给他。

买回来后,国言在酒店洗手间用带着的小刀一点一点把外皮剥去,漏出里面的鸡油黄,邓序瓯拿出放大镜仔细一看,顿时乐开花,虽然不大,可做出两个印章是绰绰有余的,当时就许愿给国言一半。

可没想到,国言却暗示邓序瓯用这些名贵的寿山石去砸路子,他不要。

说起来,这段岁月还就是历史上的一段让许多人都想不明白的时光,**要摸着石头过河,自然就出现了这段身份价值与报酬不匹配的错位。

邓序瓯想要靠工资去维持家里的体面,那是很难做到的,当时,许多教授、学者、搞文宣的都纷纷出书,不管有的没的,只要能出版,光稿费就让他脱贫了。

邓序瓯也想出书,可他要写的专业书可不简单,写历史,许多方面都要考证,光是搜集资料、考证落实,那就不是一个短期能做到的事情,尤其在那时还没有电脑和电子资料库,什么都要靠手工,纵观华夏几千年历史,能写史书的有几人?

两人回到学校,又开始了本分的学习和教学。

说话间就到了来年的夏季,国言把早就写好的论文一交,等到答辩OK后,这也就算是从这所大学毕业了,他并没有拿到考研的名额,所以,也用不着去准备继续读书,至于毕业需要的学分,国言早就都拿到了,甚至还超出了不少。

如果是个有背景的,如果国言肯花点银子去找关系,说不定也就有了名额,可国言对这些没兴趣,他不担心自己今后的出路。

老道曾经告诉他,智者根本无需担心生存,担心的是如何生存的自在。所以,从小,国言就力争当个智者,他清楚的知道,人除了一把子力气外,最重要的就是智慧,有了智慧,就可以闯过任何艰难险阻。

自打在船上跟老陈聊过天后,国言就把自己毕业后分配的事情放在了心上。回到了学校,国言就悄悄的调查历届毕业生的工作情况,他知道,大多数都很顺遂,可也不排除有些人对分配的单位不满意,闹的很别扭,有的还被分配到完全不被需要的位置上,可以说,同样专业同样学历的人,分配结果却有天壤之别。

如果自己轮上了这样的结局,怎么办?自己能逆来顺受吗?

国言心里想着,他觉得自己可能接受不了,尤其是带有歧视性的分配,自己肯定不会认命。可不认命会是个什么结果?

已经有一些毕业生不接受分配去向,他们干脆放弃了分配岗位,南下去试验田自行谋生。这给了国言启发,他倒是不需要南下,可毕竟也要准备一条退路。

国言的表现在学校里中规中矩,成绩也比较突出,加上家庭简单,在大四上学期,就被辅导员介绍,解决了自己的政治面貌,对此,国言倒是蛮感慨的。

另一个准备就是在年底,省城第一次开售商品房,当时的房价是800元一平米,这个价格对一般的工薪阶级是可望不可即,当时普通阶层的工资不过才三四百元,不吃不喝一年也就能买一个厕所。

可在经济大发展的时代,省城里像李有田这样的个体经营者不在少数,被称为暴发户的人也不少,不过让人们拿出自己的钱买房子?许多人还是不愿意,毕竟住在单位分配的房子里,每个月的房租不足十块钱,这个对比差距太大了。

可国言却是看好了这个机会,他去到新建成的社区,看好了一套大三居室,总共花了9万元就买了一套,还是二楼,那时,就是新盖的房子也不过是多层建筑,没有电梯的,直到十年后,带有电梯的高层建筑才兴起。

这也是就是**初期,许多监管措施还都没有健全,要是在今天,你一个年轻人,哪里来的这么多钱?还不得把你给问个底朝天?

过年的时候,别人是回家,而国言却是住进了自己新买的房子。

那时的房子都是简单的粉刷,地板是水泥抹平的,门窗是钢架结构,整个房子方方正正,不像后世,你要么可以挑选毛坯房,要么你可以要求简装修,至于精装修,那是你自己的事情。 国言去家具市场买了几样简单的家具,自己就算在省城里有个窝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