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支锅68(1 / 2)

青乌于在为数众多的秦墓葬中,为什么偏偏选了秦武王嬴荡墓作为第一个盗墓呢?当然自有他的道理。

因为根据祖上青乌公的《墓经》所述,秦国历史上三十多位秦公秦王,大多安葬于凤翔山山谷。乃是青乌家祖上堪舆师选中的龙凤呈祥的风水宝地。可保秦国鸿运千秋万代,连绵不绝。

凤翔之地三面环山,东临雍水河,面积广阔,方圆四十多里。而且距离秦都雍城只有十几里,交通便利。成为营造秦国国公和国王的大型墓葬上佳之选。

凤翔陵寝地势坦荡,林木葱郁。其中位置重要并且规模宏大的,共有十八座墓葬。号称“中”字大墓。

包括秦穆公,秦景公,秦孝公,以及后来的秦惠文王,秦昭襄王,等几个文治武功声名显赫的君主,为了他们死后还能福荫子孙,保佑秦国前程似锦。

而秦国的大臣贵族们,则在凤翔陵寝地之外另寻墓地安葬。就在北边不远处。有几座状如香炉或者铜鼎的小山,沉稳厚重,山前地势平坦,只是面积狭促,无法建造大型墓葬。另外,几座山孤零零的,互不相连,气势偏弱,成不了大气候。

因此,大臣贵族的墓葬大多选址在这里,依山而建。

甚至秦国几个暴病夭折的国君,如秦孝文王嬴柱,秦庄襄王嬴异人,还有秦武王嬴荡,墓葬也建在这里。

虽然这几个都是短命国君,但是秦武王有所不同。

他身高体壮,孔武好战,而且谋略超群。曾经结盟魏国,联越制楚,设置三川,平定蜀乱,假道攻拔宜阳、陵阳,战功显赫。

只是为君不知自重,重武好斗如同儿戏。与人比赛举鼎(龙文赤鼎),结果大鼎脱手,把自己砸死了。刚二十岁出头便死翘翘,实在可惜。

后来其弟嬴稷继位,即秦昭襄王。施行“远交近攻”战略,获得大片领土。终于灭亡东周,击败周围强国。长平之战后又击败赵国,奠定霸业。秦统一天下成为定局。

秦昭襄王是站在他短命哥哥的肩膀上成就霸业的,所以对秦武王极为尊敬,按高等级给与厚葬。因为这个原因,秦武王的墓葬虽然建造仓促,但是陪葬品应该不少。

除了金银珠宝之外,大概秦武王生前用过或珍爱的东西也陪葬在墓中。这其中最令人想入非非的陪葬品,当然是“七星龙渊宝剑”了。

传说秦武王嬴荡武功盖世,尤其剑法超群。

他有一把上古春秋神剑,名曰“七星龙渊宝剑”。最神奇的是,宝剑在龙皮鞘中如水般柔软,可以将宝剑像腰带似地盘在腰间。一旦宝剑出鞘,立刻刚强无比,削铁如泥,无坚不摧。

这把宝剑由天下第一名师欧冶子铸造。在深山设大炉,伐古松烧炭,融化北斗七星之陨铁,用龙渊之水淬剑,历时三年,铸造而成。堪称鬼斧神工。

宝剑除了锋利异常,杀人不见血之外,更有一样妙处,举世无双。剑锋锋芒盖世,精光贯天,可以与日月斗耀。

传说秦武王带兵假道攻打陵阳,行军途中,忽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天空一片昏暗,四周漆黑,伸手不见五指。众军惊慌之时,秦武王从腰间抽出宝剑,令人缚在旗杆上。顿时光芒四射,亮如白昼。大军随剑光照耀而行,出其不意杀入陵阳。仿佛天兵天将,将敌人杀了个人仰马翻。大获全胜。

秦武王嬴荡死后,这把神奇的七星龙渊宝剑随之消失,世间再也没有人见过。或许秦昭襄王嬴稷出于对哥哥的敬重,将这把宝剑作为陪葬品埋在墓葬中了?

这世间神奇的宝剑有不少,但是刚柔并济、能屈能伸的,仅此一把七星龙渊宝剑!

所谓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青乌于以为,如果真能在秦武王嬴荡墓找到这把宝剑,意味着冥冥之中天佑神助。他就可以肆无忌惮地进入凤翔陵寝盗墓了。

这就是青乌于选取秦武王嬴荡墓作为第一个盗墓的原因。

就这样,青乌于和丘支锅率领十二子弟,赶着几辆大车,风餐露宿,在路上走了两天,抵达凤翔山北侧。

他们在距离秦武王嬴荡墓两里地之外,找到一处偏僻荒凉的所在,安下营来。

丘支锅驼背弯腰在四周转了一圈,回来时拿回两块褐色发黑的小石块递给青乌于,说道:

“盟主,咱们歪打正着寻到宝了。这地方寸草不生,鸟都不拉屎,地下却真的有煤呢。你看,这是额在那边荒地上拾来的,不是煤是甚么?”

青乌于将石块拿起来仔细一看,果然是煤,忽然想起来祖宗的《墓经》上有句话,“凤翔之山,其阳多赤铜,其阴多石涅”,心中大喜,说道:

“妙极!青乌公说的没错。原来凤翔山阴真的有煤。天助我也!这回咱们挖煤盗墓可以假戏真做了。”

丘支锅点头称是:

“可不是咋的。额刚才相看过了。地下好大一个煤矿!煤层又厚又长,足够挖好几年的。 盟主,你不是说先拿秦武王的墓葬练手,然后再进凤翔陵寝盗墓吗?咱们索性摆开阵势,在矿脉上多挖几处宝井,再喊多些人手过来,大张旗鼓地在这里挖煤,足以掩人耳目。只有天知道真正干盗墓的是他们十二个后生。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