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伊萨世界5(2.07亿千米/11分31秒)(1 / 2)

一行人进了楼还是闹哄哄的,繁星也是感觉一阵厌恶感,不过对于小鱼讲伊萨的故事繁星听的也是刚来了兴趣,于是没在多想,便回到椅子上,继续听了起来。

在伊萨联合王国议会临时科学调查组成立之后很快就召开了会议

下午18:00科学调查组全员会议

由联伊萨联合议会副会长萨德蒙斯领导,以斯坦*杨博士和亚丹·克雷斯博士总领数据分析,以及其他国家主要负责人总共30多人。

副议长萨德蒙斯:各位博士专家下午好,危急时刻客套的话我就不多说了,此次我们成立属于七大王国联合议会总领的科学调查组,由我全权负责,虽然是临时调查组,但也是各位国家领导一致同意组建的,直属于联合王国议会,现在我们就是同事,希望大家能够放下芥蒂全力协作,由斯坦*杨博士和亚丹·克雷斯博士主导协调任务,所有的调查报告向我汇报。下面由斯坦*杨博士说明任务。

斯坦*杨:“各位下午好,现在调查组由两个主要任务,1是获取全世界天文观测台遇到电磁爆时最初的数据,2是搭建计算机和数据模型对数据进行处理计算。”

“数据处理计算由我院和宏岛国亚丹·克雷斯博士这边两台计算机来完成,搭建计算模型了,计算并不困难,辐射源产生的电磁波就是一个不断膨胀光球,假设前面有一个平面,当这个光球不断膨胀,与平面相交时就会形成一个圆,如果每隔一段时间观测一次,那就在平面上形成一圈圈的同心圆,而每个观测台的就相当于这些同心圆上的点,整个计算模型就是通过这些点方向推到出同心圆面,在由面推到出光球面,最后确定球心位置,就是辐射源位置,对于计算机来说这是很简单的模型。而难的是保证收集到的数据的准确性,在宇宙尺度上,任何微小的误差可能对结果产生巨大的差异,现在我就将收集数据要求说一下,采集数据的观测台必须同CT全球原子钟授时中心连接,必须提供观测台的绝对位置(坐标,海拔高度,精确度要在米内)”

随后各国科学家开始紧锣密鼓采集数据

苍蓝王国

“在全国范围内符合条件的观测台有5座,除了本市天文院的一座,还有四座,但是都相距千里之外,观测台之间的通讯基本上都是普通的民用网络,等到修复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助理向斯坦*杨博士汇报道

斯坦*杨博士自然知道这个问题,也随即应道:“马上提交一份申请到国家指挥中心,调配借用军用专线联系其他观测台获取数据”

18:20蕾丝拿着申请文件走进指挥中心会议室,这里依旧忙乱不堪,诺亚·金看后没有犹豫就签了字,随即向着石山递过去“这个就交给你办了”

石山看完文件也随即签字,交代旁边的助理尽快协调处理,

........

18:46马都山观测台数据率先到达天文院,接着20多分钟里亚威区、巴斯山...等其他观测台数据都到达天文院,

苍蓝-蓝海市天文院-临时调查组实验室斯坦*杨博士与亚丹·克雷斯博士率先提交苍蓝和宏岛两国数据。

简短视频会议斯坦*杨博士:诸位现在我们已经得到第一批数据了,现在可以投入运算了,现在我们有两台计算机,可以同时对两个频段进行分析,克雷斯你们负责对10厘米到10米这个波段波进行解析计算、我们这边选择对可见光波段计算.....

之所以选择这两个波段是因为大气层对这两个波段干扰较少,米波段在宇宙中传播距离更远,其实此次电磁波强度直接都影响到地面,各个波段数据其实都可以用,所以另一个原因就是平时工作人员对这两个波段操更多,更加熟悉,作处于两个方面考虑,分配任务之后斯坦*杨博士继续开始指导数据分析。

1组对数据进行解析,去噪,平滑之后经分离出435纳米波数据,精确位置、距离、以及时间信息最低位,不允许四舍五入。

这些基本上都是基础处理,对于天文院的工作人员基本上是他们每天的工作,数解析输入电脑基本上都是几分钟就能得到想输出的数据了,几分钟后处理结果一送到了斯坦*杨博士手上。

2组搭建运算模型,

斯坦*杨博士看着手中的资料,纸上上半部分一段折线图,横坐标是时间,总时长3分钟左右,竖坐标是能量数值,可以看出射线能量是在2分11秒时暴涨(正常辐射值在90-100左右),上升到120uW/cm2,之后在120-130之间浮动,3分5秒左右急剧上升超出了探测器上限,斯坦*杨博士用笔圈出了2分52秒处一个折线图峰点值数据这里的能量数值越133.74uW/cm2,之所以选择这里是因为这里数值变化明显,能量数值急剧上升下降,因此选取时间会更加精确,而下半部分则是密密麻麻的数字,仔细一看就是各个点的详细时间坐标等参数。

助理随即明正,2分52秒只是上半部分简化的时间,这个时间用于计算当然是不行的,天文台之间的距离少则几百公里多则数千公里,因此至少精确到0.01秒以上才能看出时间的差距,随后传达调取精确时间数据给到计算组。

2组开始工作,首先进行伊萨位置回溯修正,伊萨公转速度是25.7千米/秒,此时距离事件发生已经将近9个小时,如果不进行修正最终导致对辐射源定位差距将可能会非常大,目前的由苍蓝和宏岛提供的9组数据通过对时间和观测台位置的修正基本上可以确定上午10:09时伊萨所在的位置。

期间其他国家数据也陆续收到。

下一步就是建立数学模型,模拟建立各个观测台。

斯坦*杨博士开始指挥工作人员:

首先选取最先观测到数据的三个观测台建立一个基准坐标平面,球与平面相交首先形成一个点,然后变成一个逐渐变大的圆,因此时间越早说明靠近圆心越近。

实验室显示屏上以亚威观测台、蓝海市观测台、马都山观测台三个观测台建立基准坐标平面扩散到全屏,横在伊萨星模型前面。

将其它所有观测台垂直平移到坐标平面内,并且根据平移距离进行时间修正。

这样就形成了以时间为参数的一张坐标平面,平面上汇聚了30个点,每个点代表每个观测台。

导入各国观测台X射线峰值能量133.74uW/cm2时的详细时间数据。

计算等时线和圆心,屏幕上滚动着数据和公式,各个观测点之间不断变化着虚线条,类似于辅助线一样的东西,不过仅仅两三秒秒就结束了,然后在原来的每个点上形成了一个个圆,在最早建立平面的三个点内标出了圆心位置。

等时圈:膨胀的光球跟一个平面相交,就会在平面上形成一个圆,观测台之间是有距离的,就会形成时差,画面就不是连续的,就如同相机的拍照和录像功能一样,因此在坐标上会形成一圈一圈的线,这些线都是同心圆,辐射源到达任何一个线圈上任何一点的时间是相同的,因此被称为等时圈。

在数学模型上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已知平面上有30个点的坐标,这30个点在n个同心圆上,现在要通过上面已知条件确认有几个同心圆,然后确定同心圆坐标。通过解析几何法很容易就能得到圆心坐标。这对电脑来说就是几秒钟的事情

计算并且建模辐射光球面:光球面在圆心平面垂直方向速度是光速,是恒定数值,因此只需要将最先观测到数据的奥威亚区观测台的时间和最后观测到数据的阿塔山天文台的时间的差值,就是整个辐射光球扫过的时间,因此只需要将同心圆从奥威亚区点以光速拉伸到阿塔山点,就形成了一个弧面,这样就得到了辐射源光球面的一部分弧面。

通过弧面确定圆心的位置同样计算机通过解析几何法很快就能做到,就如同我们用尺规作图一样通过一段圆弧确定圆心的位置一样,数据滚动虚线条闪过对计算机来说两三秒就完成了。

斯坦*杨博士此时看着屏幕,看着最终显示出的数据

r:207197206278.8816...m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