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抛砖引玉234(1 / 2)

出于对三国顶级军师的信任,我果断的答应下来:“谁愿带兵前往中牟烧粮?”

李典感到一阵热血沸腾,这可是不世功勋,

只要打赢了这一仗,日后就能在袁军中站稳脚跟:“末将愿往,就请主公给我三万兵马,必定不辱使命。”

周仓从他身后上来,不屑道:“哪里用得了三万,主公给我一万精兵,末将提张辽首级来见你。”

荀攸眼珠一转计上心头;“主公不如双管齐下,一方面放火烧粮,另一方面火起后,即刻带兵攻打曹营,必定全功。”

贾诩咳嗽一声,背对着荀攸冲我使眼色:“主公可亲自带人去烧粮,就令文丑和张郃将军前去攻打曹营,贾诩同高览将军坚守大营。”

虽然不明白贾诩的意思,但我还是含混的答应:“如此甚好,如此甚好。”

当下便叫贾诩、高览、徐庶、荀攸守大寨,

周仓、张锴帅一师埋伏在道左以备接应,

朱灵韩莒子帅一师埋伏在右侧。

我和李典在前,张绣与张南在后,调动六万人马,准备前去烧粮。

张郃和文丑在寨中伏下一军,整装待发,看到火起就去攻打曹军大营。

徐庶一直在旁默然不语,似乎很不以为然。

荀攸摇头道:“从此处到中牟路径复杂,多有关卡,在下要带你们绕行山间小路,否则难以奏效。还是让在下跟着去烧粮吧。”

贾诩连声道:“不可,不可,先生乃文质彬彬一书生,怎能亲身犯险,不可。”

荀攸摇头道;“荀攸早已经准备为陛下,为大汉王朝流血牺牲,一死又有何足惜,为了能击败曹贼,我愿意冒险。”

贾诩大概是觉得荀攸忠义可嘉,也不再坚持。

最后就决定由荀攸前去带路。

一切准备停当。

贾诩让亲兵带着荀攸去休息。

转过身,就对我道:“此人诈降,图谋不轨。”

徐庶还没出去,冲上前道:“我早看出他是诈降!”

我没看出荀攸是诈降,至少那衣带诏是如假包换的。

可我读过三国演义,荀攸和曹操的关系,

还有他的人品,要说他会投降,我第一个不信。

徐庶恨道:“此人不肯留我寨中必是诈降无疑!还有,那衣带诏也是假的。”

我瞪眼道:“诏书的确是真的。”

贾诩凝重道:“曹操果然奸诈,连我都对他心生佩服。”

心里又补充一句,比我还阴险!

我脑中电光一闪:“先生的意思,这封诏书是陛下在被逼无奈的情况下书写而成。”

徐庶咬牙道:“没错,庶也是这样想的。”

贾诩道:“荀攸的故事虽然精彩但漏洞不少,诩曾在身在长安洛阳,深知当今陛下,文弱胆小,空有一腔热情,但做起事来谨小慎微畏首畏尾。

就连说出的话,做出的诗篇,都透着一股胆战心惊如履薄冰。

怎么会突然变得如此大胆,对一个多年不曾共事而且表面上是曹操心腹的荀攸如此推心置腹,难道陛下不怕诏书落在曹贼手上丢了性命。

再者,此衣带诏中的用词大气磅礴,涤荡天下,颇有气势威严,不像是陛下手笔。

一定是有人事先写好了,让他照抄一份了事。”

徐庶道:“还有,此人即为曹贼心腹,又说自己曾经受衣带诏为董承等人内应。

这就讲不通了,曹操杀董承、王子服之前曾经做过试探,

这段时间,荀攸完全可以通知这些人逃生,可他没这么做。

一种就是贪生怕死,第二种就是内应的事情根本子虚乌有。”

我心道,荀攸不是贪生怕死的人。

看来他果然诈降。

我道:“文和先生让我分拨兵马是做戏给荀攸看啦?”

贾诩点头又摇头:“是,也不是。诩是想将计就计,让曹操和荀攸自食其果,搬石头砸在自己的脚面上。”

又来这一招,贾诩善于猜度人的心理,猜中了之后,

要做的就是反戈一击,让你——自食其果。

沙丘之南是平野之地,曹军位于此处的四座营寨,距离袁军最近。

四寨中只一座设于高地,平地上三座寨山,

分别是曹休、吕虔、和李通驻守,兵力合起来差不多十万,

营寨的外沿有八座高起四丈的箭楼,周围深挖壕沟,

三寨互相呼应,往来援助,敌人无法集中兵力攻任何一寨。

最可怕的,周围还有大大小小的二十几座营寨,

大都建在战略性的丘陵高地,易守难攻,配合壕沟。

向两翼延伸,绵延七十余里。这些营寨中建有烽火台,

随时可以传递消息,截断劫营敌军的归路。

想要偷袭曹操的营寨,还真要想的清楚一点。

贾诩的策略是,将计就计,抛砖引玉。

曹操让荀攸诈降后,便拨派了十万兵马给曹洪,

让他伏兵在大路上,待张辽和偷袭的袁军开战之后。

,从后方掩杀,消灭这支深入虎穴的孤军。

另一方面,曹休吕虔李通的三座营寨已经变成空寨,而虎豹骑和吕虔李通的步兵已经埋伏在营寨前后左右。

三路军布置成个结结实实的大口袋,只等袁军到来关门打狗。

曹操真正的用意并不在此,他是要调虎离山,乘虚而入。

他亲自披甲挂帅,率军突袭后方空虚的袁军营寨。

这一路人马,兵力最盛,战将无数,许褚、夏侯惇、曹真、郭淮、朱赞、刘延、夏侯恩、夏侯兰、曹丕、曹彰,皆随同来,士兵十万,随身携带火器、火箭,预备再来一次火烧官渡。

袁军既然识破诈降,岂有再去中计的道理。

酷热的夜晚,树叶纹丝不动,星星像死鱼的眼睛。

大地经过骄横的太阳一天无休止的蹂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