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父辈的旗帜(7)524(2 / 2)

刘勇涛带着队伍跑过来,**着问:“怎么回事。”

弄清了原委,少年们清楚了,原来这村里自行组建了民团,放枪是发信号,防备鬼子跟伪军。实际鬼子那里会深入这么远,只是少年们没有情报资料,以为出省净是鬼子汉奸,对村民的话将信将疑。

让村民带进村,少年们还是带着警戒心理,手指不离武器。可还是感受到了拿着土枪、梭镖的“民团”成员看向他们武器的目光极为热切,不禁下意识的保持着攻击队形。

贾大柱声称民团队长接见了他们:“欢迎老总们来到敝村,这个有失远迎啊。”说着递过水烟。

刘勇涛不接水烟,道谢道:“不必客气,我们有军务在身路过宝地,只是借宿一宿。贾队长能否给我引荐下村长,另外你们民团一共有多少人马。”

贾大柱打了哈哈:“这个。。我们也没多少人,无非是村里的壮劳力呗,三十来号人而已。让长官看笑话了,不知长官贵姓。额,这是我们李村长。”

刘勇涛路上被老百姓叫长官叫习惯了,打量了看着憨厚的李光远道:“免贵姓刘。李村长,我们叨扰一宿,请代为安排住处,放心我们会支付柴米费用。”

李光远搓搓手笑道:“唉,刘长官年纪轻轻,以后毕竟大有可为,我们村小委屈诸位了,大柱给老总们安排房子,弄些饭食。”

夜幕降临,少年们分组吃饭,布置警戒,有条不紊,没有给山村的生活带来任何不便,意识到他们是群半大孩子,于是很多村民也来看热闹。少年们还是比较和气,有问必答,只是没有透露他们的目的和一些军事秘密。

李光远看在眼里不仅既佩服又好奇,心说很少见这样的国军,怎么跟新四军的队伍一般纪律,一个个年纪都不大,但是学识不浅,言谈举止都非一般国军相比,于是凑过去不动声色的攀谈起来。

少年们听说李村长以前在宜昌上过学,也对他少了几分轻视,邀他一起共进晚餐。吃着午餐头罐头,李光远听少年们谈起天下大事头头是道,暗暗称奇,因为就是他对很多问题也是不清楚,很多信息还要靠外出开会集中获得,但是哪里有少年们在基地能够自由的听广播、看报纸、并有老师讲解的清楚。

李光远不知不觉反而被刘勇涛讲的国际形势所吸引,甚至游击队员们也凑过来听,这让少年们很有成就感,刘勇涛讲累了喝口水,便由罗方讲。

对各方了解之细,让李光远心中叹服,认为给他们做工作反而不太容易,因为有知识是好事可以顺理成章的接受红色思想,但是知道的太多了,就有了较为完整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再去给他们宣传共产主义比争取农民更为费劲,就好像给一个生物学家讲述上帝造人般难以接受。

李光远开始试探着同少年们沟通,他也发现了军服上的端倪,声称出山见得国军部别很多,这种军服见得少不知道算是什么部队的云云,后来结合现状谈起了国共之争,想看少年们的认识。

“李村长也算是有学识的人了,我们的军服自然不同,响当当的旗号——第37集团军,也是咱们六战区的王牌部队。如今正和鬼子打得火热,你们不久就会听到更多的捷报,这不刚拿下枝江。至于国共之争么,你们要知道抗日必须建立在民族统一的基础上,服从大局,国军是正面战场的主要力量,共军应该听从**命令,安守自己的防区,主动出击。。。。。。”黄国才侃侃而谈。

他的话让很多游击队员觉得不是味,贾队长一梗脖子道:“那怎么国军老是往后退呢,那共军游击战小了点,可凑起来也干掉了不少鬼子。倒是国军老是来我们这里征粮,征丁,等鬼子来的时候却不见国军踪影。”

刘勇涛眼中精光一闪:“贾队长看来听共军说了不少啊,我便告诉你,国军以前是往后退了,但是现在也在反击你看到没有,枝江刚拿下来,干掉鬼子一个旅团,在江西也在厮杀,罗卓英长官消灭了大几千鬼子你总不能不承认。如果说共军不征粮,你以为我信?他们如果有地会自己种比方说在陕西,如果没地一样是要从老百姓那里征粮食。我们很清楚,只是共军宣传的好罢了,共军也不是神仙不食人间烟火。国军打得是大型战役,无法顾及你一个村,实在不能照顾周全,但是如果把大批鬼子消灭,他们也没有能力再来你们村子。不知道共军来过几次啊。”

李秀英道:“也希望你们不要接受共军蛊惑,听从政府安排。37集团军会帮助你们的。”

贾队长哼了一声:“37集团军是不赖,可也没在这里打过鬼子,见不着面。这共军宣传再多我们也不离开村子,我们保着自家村子养家糊口。”

刘勇涛站起来:“你这是什么意思,窝藏**还有理了。”

李光远连忙道:“啊,刘长官,山里人性子直,说话粗,请别见怪。我们从没窝藏过谁,他们脸上又没写字我们那里能分辨,就是觉得来的人说话也是在理,人们愿听。谁叫国军宣传少呢是吧,回头我好好管教他们。”

劝了几句,刘勇涛也不想多事,便放过一马,村民们见气氛不对也很快散了。少年们也准备早点休息,第二天赶路。

李光远同摸进村的**一见面便摇头:“不好弄啊,这群半大孩子警惕性强,看着战斗力也不弱,房顶上都有三角布置的警戒,我们强攻捞不到好处。而且他们知道的不少,也不好做工作。他们竟然是37集团军的人,这点没想到。”

**一听这话,表情很复杂:“怪不得与众不同,提起这支国军,我就咽不下这口气,那么多人围着一个营打,居然没打下来,还牺牲不少同志。上级交代我们减少跟他们的冲突,保存实力。要不然这仇非报不可,唉。”

李光远也叹道:“还有我们不知道的,这群半大孩子居然是一群国军阵亡人员的后代,他们的父辈早年同鬼子拼命,不少人获得了勋章。我估摸着他们也是继续参军抗日的,要说真下手,我也有些不忍。”

**见他这么说,眼神也有些松动:“我说怎么思想这么死硬,也难怪。都是些孩子,就让他们走吧。起码他们也是抗日,只是希望不要出现在内战的战场上。”

第二天一早,少年们提起行装,踏着晨露迈向山的那一边,云深不知处。

他们更改了路线,沿途的兵站也无从知晓,给集团军司令部的汇报均称去向不明。

这些反馈让康咏筠有些担心,沈荃说道:“不用太担心,他们说不定没老实的按规划走,这么多人呢,又受过训练,很快会有消息的。”

康咏筠想想也只能等待,便问道:“孙立人那边进展怎么样了。”

方耀明道:“孙师长已经在天明时分渡过了一个团的部队,并对日军江防炮兵阵地发起了进攻。后继报告还在等待。”

龚雪菲拿来了最新电报:“据五战区情报科通报,敌增援部队正从多地赶赴华中,目前沪宁方面的第15师团正紧急调运,运兵船已经带着先头部队出发。”

康咏筠知道李宗仁有内线情报,应该比较准确,看了下地图道:“命令各部队加快进度,务必在增援力量赶到前完成预定计划。”

黎明时分孙立人亲自监视部队渡江,知道对岸日军的分布后,认为机不可失,让107迫击炮和榴弹炮将那个江防炮兵阵地轰平。

可前线的营长顾向武提出了新的要求:“我部有几辆日军卡车,可以让士兵开过去,趁着天色未明,一举拿下鬼子炮兵大队的阵地。他们炮兵单兵作战能力并不强,我很有把握。”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