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生死速递(2)558(1 / 2)

军统在岳阳设立了9个情报联络点,配有独立电台和通讯员。负责人沈静武在接到戴笠电报后立刻将工作重心转移过来,调动全线情报人员进行侦查。经过一天多彻夜不停的查探,岳阳方面掌握了些许日军动向,但是因为日军防范太严,始终不能接近日军车队和军营。

“看鬼子的阵仗像是死了亲爹似地。驳船和车队周围一律不许人靠近,否则先鸣枪警告,若不离开便当场击毙,不过他们装了两个很严实的棺材,用的上好木料,这点已经跟寿材店老板得到了确认。”情报员A汇报道。

“这一整天一直都围着湖边转悠,接触了些渔民不过没有很完整的叙事,大多是看到鬼子飞机们接二连三的坠落,这点就是我本身也见到了几架掉下来,都是冒着火落进湖里,不可能有人活着。至于那架最大的运输机据看过的人说钻进湖里就没露出来过,现在还沉在湖里,鬼子围得里三层外三层。里面的人肯定跑不出来。不然鬼子不能那样的表现。”情报员B说道。

“站长,老百姓们也是怕事,我们又不能摆明了身份,寻找那个渔民太难,虽然是一家三口,并不一定是扁山的人啊,退一步来讲就算在扁山找到了怎么确认。最好让飞行员想想那家子长的什么样子或者渔船有没有显著特征才好按图索骥。”情报员C一无所获。

“这点确实有些困难,只能现在事发地点一带寻找,要知道渔民不可能有太大的活动范围,不会说这边打了鱼去湖对岸卖,先联系我们做过工作的村长、保长,然后再细细寻访,上面催得紧,要求只许成功不能失败。大家下去再想想办法,我来给戴老板发报。”沈静武一脑门子官司,可一点线索没有。

这要说军统走的路线比较偏高,不想红色组织走群众路线,网络铺的细,一有风吹草动就能了解。

康咏筠收到转来的电报,心里再着急也只能稳住情绪,让中队长王天森回忆下当时的情景,以便缩小范围。

龚雪菲久经战阵,跟着康咏筠飞来飞去也明白那些文件有多大价值,她同康咏筠商议道:“这样好不好,我跟领导汇报下,请求他们继续支援。我们从群众中查访,但是与军统和中统特务不相往来,更不能暴露我们的情报员,获得的情报双方分享。”

康咏筠疑惑道:“你们在那边不是很薄弱吗?才几个人能跑几里路,等找到没准这些文件早摆在我办公桌上了。好吧,多一条路也能提高效率,情报可以共享,但是你们收到了别给我有所隐瞒,要知道新四军这点人真不够跟十一军对抗。别说跟军统不搭线了,我还想撇清自己呢,可如果你们先获得了我怎么解释。”

龚雪菲道:“可以将情报隐藏到一个地方,然后让国军的人去取。”

康咏筠沉吟片刻道:“如果你们的人先得,必须第一时间给我正本文件。我会给你们副本。”

龚雪菲也没办法只好道:“我去发报。”

军委会代发的蒋介石电令随后到了:“康司令伯君勋鉴,在我英勇空军和集团军及情报部门努力下获此大捷可谓功勋卓著,视为自抗战以来我军出击之最高战果,军委会特此致以最高嘉奖,所有功勋人员上报后将酌情论功奖赏。现派军委会第二厅精干人员前往宜昌,配合寻找敌人重要资料,望给予相应便利条件。”

康咏筠皱皱眉头:“各路神仙都凑一起来了,第二厅的人来也不好相与,我是不见他们的,你们也别跟他们为难。”

李亚林道:“是司令,兄弟们把任务办成就是了。”

康咏筠道:“直升机精贵,要是有损失军委会可不给我买单,使用要注意了。”

李亚林心领神会:“好的司令,咱们你总不能吃亏就是了。”

宜昌机场不久降落第二厅的专机,走下来三位高级特派员曹士潋、陈一白和李崇诗。受到李亚林和军统岳阳组长高济宇的欢迎。

提起这个军委会第二厅,知道内情的人都要打起精神来应付。原来称参谋本部第二厅,抗战爆发后便改组为军委会军令部第二厅,主要是掌管对日军事情报,由郑介民来负责,直接接受蒋介石的领导。曾经准确的分析和预言出大量的情报。第二厅还编有特种技术研究室,进行日军的电讯破译是其中工作重头,副主任陈一白是当时中国有名的“两个半”电讯专家之一,另一个自然是大名鼎鼎的池步洲。

陈一白领导电讯工作人员屡破日军电报,使国军空军和陈纳德飞虎队能够在对日作战中取得较大优势,同时也引起了英国陆军总部的注意,联合英军一起在香港设立了监听站对广东日本空军进行监视侦查。

他们的到来令集团军方面不敢大意,意识到他们算是蒋介石的钦差。

李亚林将他们用指挥官接到新九军军部道:“三位专家能够不辞辛苦前来给予指导真是让我们这个小小的情报科蓬荜生辉,还请不吝赐教,不负委座的期望。”

曹士潋作为客人倒也没有摆出钦差的架子笑道:“李科长太谦虚了,破获了众多日军谍报组也遏制了共军的发展,还获得了日军的译码本,让我们佩服的很,倒是要多从李科长这里取取经。”

李崇诗也道:“李长官指挥有方,很多案例也成为军令部的教材,这次我们通力合作也必将斩获更多。”

陈一白已经是少将专员级别最高,他作为技术人员还是很务实:“李科长,获得日军最新情报迫在眉睫,我们还是尽快展开工作,我想先看下所有的日军来往电报和破译的资料。”

李亚林随即带他们去情报科的资料室,展示了最近2个月的全部来往电文,和在池步洲帮助下自行编译的译码本。 陈一白也拿出随身携带的资料对比观察,对最新的日军来往电报中未能破译部分进行了探索,并掌握了日军编码规律。几个人不停的看资料,阅电报,同军统在宜昌、岳阳的情报人员配合,勾勒出日军的大致进展。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