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磨拳擦掌(2)578(2 / 2)

美国在美洲还是有一定影响力,通过海军情报部门运作,一批队员去巴西打个晃回来成了巴西日裔,并且具有正本的巴西护照。这下日本政府总不能抓亲日的“日侨”。

日本海军军官的对话以及活动便成了美国情报的来源之一,通过日本军官的动向可以了解到主要舰艇的进出港情况。像山本这种高级军官的谈话都成为窃听的对象,美军特地提供了最新的仪器设备,当然也时常听到山本跟千代子的交欢声,令中美监听人员暗自偷笑。

康咏筠收集日军战略情报的目的不仅仅是让美海军得利,主要是判定油库、大型工厂、仓库等一系列重要场所的位置,挖出隐蔽的军事基地和洞窟。为日后的战略轰炸做准备,他意图借刀将日本的工业全部抹去。

获得的情报美国海军还会提供给英国份副本,792队员所不知道的是,他们的情报经常成为白宫会议的重要议题而呈上罗斯福的案头,自然抹去了山本的靡靡之音。

康咏筠则吩咐他们没有特殊情况不要联系国内,全为安全着想,但是地图不要在此时交给美国人。

关于792部队现在的活动和情报,康咏筠会有通报给蒋介石,但具体细节却未透露,搞完恐怖活动后告诉蒋介石已经改换门庭潜伏了下来。精明的美国人也充分意识到康咏筠的能量,默契的在国内保守了秘密。

随着美国海军情报处意识到日本对美作战难以避免,越来越倚重792部队的情报收集。甚至登门拜访康咏筠。

刚主持完对江陵的作战会议,康咏筠走出门,秋老虎让他心里一阵烦躁,信手点支烟叼在嘴里。会上孙立人提交了计划,以两个团压迫江陵,令需要集团军提供一个坦克团或者骑兵团做迂回,以便在日军回援时候能够完整抽身。问题就难在廖耀湘的坦克团被抽调了20辆较旧的T-26交给友军,而补充的20辆美制M3坦克还没运至国内,油田被毁造成未来时间内油料短缺,也许可以说用骑兵弥补,但那些大炮总需要拖曳,总需要制空权做依靠,现在战斗机都腿短,自己又没有大口径高炮,炮兵很容易被日军轰炸机轻易抹平。一下回到“解放前”康少自问做不到。

“这就是我的短板啊,终于轮到鬼子得意了,不过也是暂时的。”康咏筠在跨院里抱胸来回散步。

“伯君,江陵的计划还可以变,实在不行就改为佯攻。”龚雪菲进来见他愁眉不展劝道:“大天才,让我看看你设计的新装甲车怎么样。”

“哦,这个容易。就在文件柜里,你自己打开看吧。我抽支烟。”康咏筠给了她钥匙,这对她来说不是什么机密,就算把设计稿给了陕北也没用。

“没有什么不该看的吧。”龚雪菲逗他道。

“有你洗澡的裸照。”康咏筠还真给她拍过,不过都被她连底片收走了。

龚雪菲拧了他一记,自己去解决好奇心了。见了设计稿和一些参数,更佩服康咏筠是个“天才”。

抽完烟正要回屋,李副官匆匆来报:“司令,来了个美国军官要见您,自称是美国驻华使馆海军武官。”

康咏筠奇道:“目前来说我跟美国海军还扯不到一起吧,那就看看他放什么闷屁。”

海军少校麦克被安排在会客室,见到康咏筠首先来个标准的美式敬礼,受他影响,康咏筠的回礼也略微带了点陆战队风格,但没让麦克诧异,以为中将拿架子简化了架势,让他惊讶的还是那口美式英语,带有强烈的东部风格。

寒暄过后麦克道:“康将军,我来的主要目的是想跟您谈下在日本的情报合作问题。那些官兵受您的指挥,所以命令还需要您来下达。我们很重视在日本的这支情报队伍,有效地弥补了我们的不足,能够完成我们所不能完成的任务。海军方面期望能够获得日军舰船的一些数据,希望他们能够配合我们的工作,比如在日本近海安放一些仪器或者进行舰船的监视,请将军考虑我们的建议,海军方面必然会非常感谢将军的合作。”

康咏筠笑道:“不知道少校所说的“我们”是指美国军方还是单指美国海军。另外这样的任务是来自海军还是白宫。”

美国这时候既没有参谋长联席会议也没有国防部长,陆军部和海军部还是平等的机构,似乎权力比较分散,两军之间同样有矛盾。

麦克肯定的说:“将军,自然是来自海军部。也就是海军部长同您的合作。”

康咏筠道:“可我是陆军军官,过去的合作算是对美国提供便利的一种感谢,我们同时也需要情报作为判定日军的战略动向。如果越过战区和军种,这样的合作会对国军内部产生不良影响。另外,我们能得到什么,你要知道国军海军现在名存实亡,无法对日本海军进行有效打击。少校,显然那样做我的部下成了你们的雇佣兵。”

麦克显然没想到康咏筠会拒绝,在他看来这都是水到渠成的事,过去既然能良好合作那么现在也能,他脑子转的也快,抓住了一句话反问道:“那么将军,坦率的说这是对中国的敌人展开侦查,对中国也有利。既然是合作,我们自然也会提供一些东西作为交换,您想获得什么。”

康咏筠一句话说的麦克心惊肉跳:“远程对空警戒雷达,大功率探照灯,射击指挥仪,以及新型的F4U战斗机出口,帮助培训雷达技术人才和高射炮兵。话说这些东西陆军也有,就看你们的选择了。”

美国海军在雷达的研究和应用上起步较早,1937年便研制成功了舰载雷达从而在太平洋海战中处于先机。康咏筠集团的无线电实验室虽然开始研制雷达,却没有海军充裕的资金和技术,转向小型雷达研究,41年开始的课题便是对空的小型探测雷达和战场雷达。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