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汉军双雄,霍去病的军事纪律与张骞的外交使命123(2 / 2)

酒过数巡,张骞忽问:“君尚记神木书屋之陈老先生乎?”见霍去病颔首,续道:“吾时常念之,唯未寻得身毒国,未敢相见。”

霍去病宽慰道:“虽未寻得身毒,然西域已有身毒圣教流传。君此行若能搜集相关信息,陈老先生定当欣慰。”

忆及神木书屋之夜谈,二人皆感慨良多。

良久张骞道:“时光荏苒,不觉已是两年多前之事。

陈老先生曾言游牧之族若无圣贤教化将沦为匈奴之类。

此行除与乌孙结好外,更欲劝其东归祁连旧地。长远观之,吾亦不知此举是否得当。”

其所言牵出乌孙旧史:百年前乌孙曾游牧于祁连山一带受月氏欺辱后得匈奴之助移居今地。

今乌孙渐强不愿久居匈奴之下;且匈奴今亦非安全之地汉人移民一时难补其缺。

故刘彻与张骞商议后以为乌孙东归或为可行之策。

霍去病微蹙眉头,沉吟片刻,方缓缓道:“以吾之见,乌孙人恐未必愿意东归。

虽则祁连山乃其祖先游牧之地,然时移世易,彼等现今之牧地亦颇为丰饶。然乌孙不归,反为我大汉之利。”

张骞疑惑道:“此言何解?”

霍去病解释道:“河西之地,戈壁沙漠遍布,或许令中原士人望而却步。

然祁连山实乃宝地,既可耕作,亦可放牧。

山巅积雪万年不化,水源丰沛,山中牧场广袤,虽无漠南草原之辽阔,然其总量亦不可小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乌孙人、匈奴人可在此游牧,难道我华夏儿女便不可乎?

神农氏之前,我华夏先民岂非亦曾游牧为生?且祁连山北麓,河流众多,水量充沛,极宜农耕,更可屯军。”

言罢,霍去病情绪激动,继续说道:“祁连山与河西走廊,乃我大汉向西扩展之重要臂膀,其战略地位无可替代。

吾以为,欲将此地永固于华夏之手,便不应委以异族。

即便此地只能游牧,亦应由我等亲自放牧。不论圣上与君作何考量,我等应为子孙后代计,不留后患!”

“不留后患……”张骞喃喃自语,眼中似有泪光闪烁,“此言正合吾心!吾等身居此位,当为千秋万代计。

君之所言,吾已了然于心,定会周全处置,君可安心。”

言及此处,张骞似有事未尽言,稍作迟疑,终开口问道:“呃,陈老先生之高足,那位曾寻吾之姑娘,后来汝等如何了?”

霍去病闻言,神色微动,略一沉默后缓缓道:“彼女非同凡响,才情出众,性情坚贞。

吾等曾共度生死,那段时日,她已成为吾心中不可或缺之人。”

他轻叹一声,继续说道:“然身为将领,吾肩负着国家重任,常处战场之中,生死难料。

吾不愿她因吾而涉险,更不忍她因吾而受苦。

故而,吾选择与她保持距离,唯愿她能过上宁静之生活。”

张骞闻之,不禁喟然长叹:“去病啊,汝此举虽为她好,然汝可曾想过,她或许并不惧怕这些危险与苦难,只愿与汝并肩作战、共度时艰?”

霍去病苦笑道:“吾又岂会不知她之心意?然吾不能因私情而误了大事。

她应有一个更好之未来,而非随吾面对战场之腥风血雨。”

张骞轻拍霍去病之肩以示安慰:“汝之决定或许无误,然亦须知情感之力或远胜吾等所想。唯愿她能体谅汝之苦心。”

二人相视而笑,虽无言却心意相通。

而那位姑娘之倩影亦仿佛在二人心中浮现成为他们共同记忆中一道难以磨灭之风景。

喜欢霍去病战神记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