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商子44(1 / 2)

《鲁国》也开始变法了!

《齐国》败退回去之后,曹冇由于战功赫赫,被任命为《镇东将军》,率领五万人马驻守《临邑》,防备《齐国》再次犯边。

曹冇给《临邑》城留下一万人马、让副将訾厘魅镇守城池,他本人率领40000人马、去修筑穿越《鹿儿山》的驰道,并在《鹿儿山》的东麓修建了一座《鹿城》,等于把整个《鹿儿山》全部划入《鲁国》版图了。

《鲁王》伯秉返回都城《济阜》后,很重要一件事就是论功行赏,《鲁国》原本除了三公、《府侯》最高只是《伯爵》,这次包括奚蛟、季孙肥在内,有四位《府侯》晋升《侯爵》,其他诸侯和参战将士也都各有封赏。

就是在封赏《蚁鸣商队》的事情上,伯秉、訾路意见对立,曹沫跟他们的想法也不太一样,所以迟迟没法公布。

伯秉认为《蚁鸣商队》居功至伟,没有《牛车阵》禁卫军根本坚持不到訾路大军赶到;

第二,曹沫大军兵败《临邑》时,鲁军溃散、被齐军追的到处乱跑,其中一股就跑到山路上,被齐军发现了《蚁鸣商队》的财货,齐军撤退时,把所有盐铁都用战马驮走了,王狮带人遁入山林才幸免于难。

第三,如果不是李豹坚持,用自杀式冲锋、冲破齐军营垒,其他诸侯根本进不了鲁东战场,当时《蒙阳》已经岌岌可危了,再晚半天、恐怕已经没有《鲁国》了。

伯秉的想法是,让《蚁鸣之》接任庆福的爵位,统领鲁东地区。

訾路赞成伯秉对《蚁鸣商队》的评价,但是,就算《蚁鸣之》是义商、可终归还是商人,爵位,国之重器,不可请予。

訾路的意见是,重赏、破格的重赏《蚁鸣商队》,按照盐铁官价的一倍、两倍、甚至三倍重赏之,钱能解决的事、最好还是用钱解决。

曹沫认为《蚁鸣商队》敢舍生相救,说明他们并不是贪图钱和权,毕竟当时谁也不知道战事的最终结果。

曹沫对《蚁鸣之》这个掌柜没什么印象,倒是对他手下的几个人,钟况、李豹、章仪印象深刻,觉得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曹沫的意见是可以给《蚁鸣之》封《公爵》、给食邑,但是,领地就免了吧,一个庆福已经让《鲁国》伤筋动骨了,削番还嫌来不及呢、不能再树一个大诸侯了。

曹沫的如意算盘是,把《蚁鸣之》高官厚爵的供养在《济阜》,把他手下的那些人调离他的身边,让这些人真正为《鲁国》所用。

三人为此争论不休,把变法改革的事情都耽搁了。

这件事又不能不尽快解决,《蚁鸣商队》的义举,此刻恐怕已经传遍列国了,要是不能妥善处理,恐怕列国会耻笑《鲁国》。

《吴国》使臣一直等到伯秉返回都城,《鲁国》彻底安定,才跨过大江进入《鲁国》。

《吴国》要求将《蚁鸣商队》全部擒拿、押送《吴国》的国书,被伯秉当场甩到《吴使》身上,并把他们驱逐出境。

这件事让如何处理《蚁鸣商队》、变得更加急迫了。

曹沫提出一个折衷方案,可以给《蚁鸣之》封爵、不宜过高,同时也给钟况、李豹、章仪等有功、有才干的人赐爵,让他们为《鲁国》所用。

訾路马上表示支持,曹沫的那句“不宜过高”、就断了《蚁鸣之》袭承庆福爵位的可能,他也想把李豹弄到自己手下做事,尉缭那个眼高于顶的莽汉、可是对李豹赞不绝口的。

曹沫一发话,伯秉陷入两难,凭实力、这个王位就应该是曹沫的,也是曹沫根据这场大战中、《鲁军》的表现,提出变法改革的,要把《鲁军》集中起来、统帅权都到《鲁王》手中,这等于是自削权柄、割股侍君。

其他诸侯国搞变法,最大的阻力、就来自世族、勋贵,曹沫的提议,等于堵住了所有诸侯的嘴。

思量再三,伯秉觉得自己之所以坚持重赏《蚁鸣之》,还是个人感恩的情绪太重,曹沫的出发点完全是为了《鲁国》,想通这一点、伯秉也就很痛快的答应了曹沫。

晚上,伯秉单独宴请了《蚁鸣之》,给出封《侯爵》、食邑两个县的赏格。

吓得任道远赶忙离席、婉辞。

开始伯秉还认为任道远是故作姿态,还笑着劝他不要推辞。

后来伯秉看任道远不像是虚情假意,又以为他是爵低、地少,就跟他解释,《鲁国》算上他、只有5个侯爵,封给他的是两个富县、每年能有多少多少捐税。

“《蚁鸣》乃山野之人,从不敢求封侯拜将、也不敢忘少年之志,只想周游列国、增广见闻,学习中原先进技术,好让越南山民、能过上像中原一样富庶的日子。”任道远见伯秉曲解自己的意思了,连忙再次解释道,心说:我总不能跟你告诉你,之所以不能接受如此厚赐、是因为迟早我要灭了《鲁国》吧。

“这个不难,我可以让户部派遣干吏,前往越南传授水稻、桑蚕之法。”伯秉还是没有明白任道远的意思,他也知道包括《越国》在内,越往南越是荒蛮、农业生产技术越落后。 “大王!天道讲求自然、一切顺其自然,庆福为求私欲、逆天违命,他却忘了,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