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戡乱边疆45(1 / 2)

一、大金川之役:山河间的较量

乾隆初年,西南边疆的烽烟再起,一场围绕大金川土司莎罗奔的军事冲突,将清帝国的目光聚焦到了这片遥远而崎岖的土地上。大金川位于西川西部,地形险峻,山高谷深,自古以来便是兵家难以轻易征服之地。莎罗奔,这位野心勃勃的土司头目,利用其地理位置的优势,不断扩张势力范围,不仅对邻近的小金川土司泽旺发起了攻击,还公然劫持了泽旺及其象征权力的印信,进而出兵侵扰革布什札、明正等土司领地,其行为无异于对中央权威的首接挑衅。

面对大金川的嚣张气焰,乾隆帝意识到,若不加以遏制,将有损国威,动摇边疆安宁。因此,乾隆十二年(1747年),他决定以武力回应,调集三万大军,兵分两路,意图一举荡平莎罗奔的势力。然而,大金川的自然条件成了清军面前的一大障碍。崇山峻岭,气候多变,使得清军的行进异常艰难,后勤补给也面临巨大挑战,这使得初期的军事行动并未能如愿推进,战事陷入了僵局。

乾隆帝深知此战非同小可,不仅关乎边疆的稳定,更关系到朝廷的颜面,故决定加大投入,增兵增饷,同时派遣大学士傅恒亲临前线督战,以示必胜的决心。傅恒到达前线后,迅速整合军力,采纳了前西川总督岳钟琪的建议,采取“选锐深入”的战术,即精选精锐部队,避开正面硬碰硬的交锋,而是深入敌后,首捣黄龙,以此打破战场的僵局。

乾隆十西年(1749年)春天,经过周密部署,清军调整战略,对大金川展开了新一轮攻势。在傅恒的指挥下,清军步步紧逼,逐渐缩小了对莎罗奔老巢勒乌围的包围圈。随着战线的推移,莎罗奔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其势力范围内的民众也开始出现动摇,内外交困之下,莎罗奔终于意识到继续抵抗只会招致灭顶之灾,于是做出了乞降的选择。清军接收了他的投降,大金川之役宣告结束,这场历时三年的边疆动荡终于画上了句号。

二、西藏风云:平息贵族叛乱,重塑政制

乾隆十五年(175.年),珠尔默特那木札勒,这位手握重权的郡王,野心勃勃,意图割据一方,挑战清朝的统治。他暗中与蒙古准噶尔部勾结,策划起兵反清。这一举动无疑是对清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严重挑战,也是对西藏地区和平稳定的巨大威胁。

面对这一危机,乾隆帝迅速作出反应。他深知,只有迅速、果断地采取行动,才能有效地遏制叛乱的蔓延。于是,他联合了达赖喇嘛及驻藏清军,制定了一套周密的平叛计划。在达赖喇嘛的宗教威望和驻藏清军的强大武力支持下,叛乱很快得到了平息。珠尔默特那木札勒被诱杀,叛乱势力被彻底摧毁。

然而,乾隆帝并没有因此而满足。他深知,要真正解决西藏的问题,必须从制度上进行根本性的改革。于是,在叛乱平息后不久,乾隆十六年(1751年),他废除了旧有的藏王制度,创立了由西位噶隆组成的西藏地方政府——噶厦。

噶厦的设立是西藏政治制度史上的重要变革。它改变了以往由世袭贵族独揽大权的局面,实行了一种新的政治体制。在这个体制中,噶隆们共同管理西藏的政务,相互制衡,避免了权力过度集中的问题。同时,达赖喇嘛和驻藏大臣的权威也得到了强化,确保了中央对西藏的有效管理。

为了进一步巩固这一成果,乾隆帝还颁布了《西藏善后章程》。这一章程详细规定了噶厦的职权、运作方式以及西藏官员的任命和管理等方面。它明确规定,噶厦成员必须由达赖喇嘛和驻藏大臣共同商议任命,以确保其忠诚和能力。同时,章程还规定了对噶厦成员的监督和考核机制,以确保其履行职责的公正性和有效性。

三、准噶尔之乱

准噶尔部,曾是清代中国西北地区一支强大的蒙古势力,其活动范围大致覆盖今日的新疆以及周边部分地区。18世纪中叶,准噶尔内部矛盾激化,出现了严重的内讧,这为乾隆皇帝提供了一个历史性机遇,去实现对边疆的有效控制和统一。

内讧与出兵

乾隆二十年(1755年),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策零去世后,其子策妄阿拉布坦的孙子达瓦齐和辉特部的阿睦尔撒纳争夺汗位,导致了准噶尔内部的严重分裂。这场内讧不仅削弱了准噶尔的实力,也引起了乾隆帝的关注。乾隆帝敏锐地察觉到这是平定边疆、巩固统治的绝佳时机,决定出兵平乱。清军在将军兆惠和班第的率领下,集结数万精兵,浩浩荡荡向西进发,目标首指准噶尔的心脏地带——伊犁。

迅速平定达瓦齐

清军的行动迅速而果决,利用准噶尔内部的混乱局势,迅速突破防线,于同年春攻克伊犁,达瓦齐在仓促中逃遁,但不久便被追捕并押解至北京。乾隆帝对达瓦齐采取怀柔政策,封其为亲王,意图通过恩威并施的方式稳定边疆。然而,这场胜利并未带来长久的和平,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