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秦昭襄王:“我这些老对手居然都死光了吗?……108(1 / 2)

  历代周天子纷纷揉搓自己的耳朵和眼睛,再次看向天幕。

  “……”

  很好,这个倒霉鬼确实是周天子,从袍服上就能看出来。

  部分周天子还没封秦国,眼皮不由颤了颤,胸口满是郁闷。

  “秦国……秦国……”

  “我们该如何是好?”

  难道就平白放那么大一块地不要?

  而且,天幕未提及,也无法分辨究竟谁是第一任秦王啊!天下人多若牛毛,莫非让他们去卜筮,将对方揪出来?

  至于往后那些周天子,更是迟疑。

  ——这其中,就分为打得过秦国和打不过秦国。

  比如周孝王,是他将秦邑封出去,秦国如今还反抗不了他。此刻就很迟疑不决:“非子养马有功,吾若清算他,反而会使诸侯惶恐不安。”

  “何况……”

  冲天幕讲述秦国时,隐约透露其余国家的动向,就能看出来,那时候不止秦国有异心。

  除掉一个秦嬴,还有其他“秦”。除掉一个国,还有其他国。子孙后代自己不硬起来,弄死谁都没办法。

  周孝王左思右想,终是叹气一声:“先使周强大到无人敢犯,再考虑秦嬴之事吧。”

  对于打不过秦国的周天子:“……”

  我都打不过了,我还能有什么想法?

  躺平,随便吧,谁灭周不是灭?这年头说着“尊王”,不过是扯大旗而已。

  【随后,秦武王欲举龙文赤鼎,因举鼎,被鼎砸中膑骨而死。】

  【与天命无关,只是鼎重,他没拿稳。】

  历代周天子哑口无言。

  周孝王微微扬眉:“可惜……”

  倘若天幕不说秦武王之死与天命无关,他可以对外宣传:从秦武王举龙文赤鼎却身死可以看出,秦无天命,方在大一统后,二世而亡。

  天命,有时候也能影响大局。

  ……

  秦武王本人一怔。

  “举鼎而亡?”

  他急切地追问:“寡人无子,后继者是谁!秦国又如何了!”

  哪怕他知晓秦是最终赢家,这时候亦无法避免对国家的忧心。

  【秦武王为人虽任性,任性之下,却保留着理智。】

  【其在位四年,从未轻易对外发动战争,仅有那几次战争也绝不冒进,而是先稳定后方,再进攻中原。而且,每一场战争,都有其战略目的,不胡乱消耗国力。】

  【是以,其弟秦昭襄王继位后,接手了一个国力不弱的大国。】

  【而秦昭襄王,并未辜负这份国力。】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