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梁国黎庶:等我下辈子,就不用担心像叔父那般,在大街上被王(2 / 2)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侯景被萧衍这幅态度激怒了。

  御史中丞贺琛心里顿时紧张得一批,生怕自家陛下出事。

  就算他日后变成了昏君,那也是他效忠的陛下啊!

  想着想着,他又想咬牙切齿去骂萧正德了。

  叛徒,最让人不耻!

  【侯景冷冷地看着萧衍,也不多说什么,萧衍亦看着他,道:“自我得之,自我失之,夫复何恨。”】

  【“真是好佛子。”这个反贼的嘲讽之意,溢于言表。】

  【很快,萧衍就发现端过来的饭菜变少了,而且只保障了他正常的衣食住所,凡有所求,皆不应。】

  【由此,萧衍忧愤成疾,身体日渐衰弱,而这依然没有让侯景有任何感触,一切待遇照旧。】

  【“蜜水……给朕蜜水……朕口苦……”】

  【梁武帝虚弱地躺在床上,而这次索求所得到的反应也和以往无甚不同,没有人给他端来蜜水,没有人搭理他。】

  【“荷荷……荷荷……”】

  【他(呻)(吟)着,口苦唇干,眼中一点一点没了焦虑。】

  【昔日明君,最终死于无蜜可饮,干渴而死。】

  【最后一个场景,慢慢化为虚无,只留下屏幕原来的颜色挂在天上。】

  梁国众人陷入沉默之中。

  梁武帝是个对百姓很好的君王。

  哦,百姓不包括庶民,百姓一向是指有名有姓的人,商朝时是贵族和奴隶主,春秋战国时是指官吏、士子,到汉朝,庶民也能有姓了,但百姓依旧是权贵是地方豪强的指代。唐以后,百姓方是老百姓。

  那什么指代大众认知里的贫苦百姓呢?就是“民”,《春秋》言:民者,暝也。又有后人说,盲其一目以服苦役,因而命之曰民。

  所以,别看庶民为了逃避税役,宁可破产也要去出这个家,就以为梁武帝对百姓不好,他治下百姓可幸福啦,庶民破产,百姓所能占有的土地便日益增加。从侯景之乱前十年里,农民暴动高达九次,平均一年一次就可以看出来。

  是以,官员、士勋、豪强皆是泣涕涟涟,为这个好皇帝哭丧。

  老天何其不公啊,这样的好皇帝为甚要让他落到如此下场呢。

  百官擦拭着眼泪,齐齐道:“陛下!如今得天神怜悯,以知后事,正可改之!我等一同勉力,辅佐陛下,共成大业!”

  萧衍亦是从位置上走下来,眼底闪着泪光,来到最近大臣的面前:“诸卿,幸得有你们……朕一定知错就改,什么佞佛,再也不干了!”

  “陛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