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敬蜀汉。”(1 / 2)

  宋朝。

  太后刘娥冷静地评判:“可惜董允去世得早,不然以董允之性,得知此事,必然会将黄皓重重责罚,就连刘禅,也会被其训斥。”

  诸葛亮死后,董允是唯一敢训斥刘禅的人了,刘禅想要多纳几个妃子,被董允按回去,说后妃之数有十二人已经足够了。刘禅想要听黄皓的撺掇,被董允按回去,黄皓还不敢对董允做什么,董允活一天,他就夹着尾巴过一天。

  可惜,董允也早死,不然季汉的衰亡不会那么快到来。

  ……

  明朝。

  第二任皇帝朱允炆看着天幕,心中害怕。

  “哎呀,这就是错信的下场,幸好我不信阉人,只信方师、齐师、黄师。”

  这么想着,他让人将方孝孺、齐泰、黄子澄三人召进宫,开口就是商议削藩之事。

  对此,这三人给出了两个截然不同的策略。

  “先对付燕王,燕王在诸王中势力最强,削藩应当由强到弱。”

  “非也!燕王要放在最后对付,先对付其他王爷,方能让他害怕,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他们都看向朱允炆,希望朱允炆能够拿主意。朱允炆坐在椅子上,向着三位肱骨之臣微笑,他的眉目清隽,本是俊朗青年,却被眉眼间那股志得意满破坏了气质,整个人都显得过于自得。

  当皇帝当然要像他这样当,大权在握,臣子只是讨论策略,拿给他做决定,而不是像刘阿斗那般,不会识人用人,谁的话都听。

  朱允炆在心中小小拉踩了一下刘禅,这才作出沉吟之色,片刻后,对方孝孺三人说:“朕认为,削蕃应当由弱到强,周王与燕王一母同胞,就先从周王开始吧,正好敲打敲打我那四叔。”

  “唯!”

  第11章 “敬蜀汉。”

  【同年夏天,魏国果派钟会、邓艾、诸葛绪等大举伐蜀,刘禅收到消息,这才急急忙忙派遣张翼、廖化、董厥等前往拒敌。】

  【姜维虽竭尽全力将魏国大军挡在剑阁,可惜没料到邓艾偷渡阴平直奔成都,成都此时是季汉国都,刘禅与一众大臣皆在城内。】

  【诸葛亮之子,诸葛瞻领兵战邓艾,战死绵竹。】

  蜀汉(刘禅登基时期)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