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的病人(出书版)_分节阅读_第29节(1 / 2)

  一直到后来,我们才慢慢地触及那些问题。长期咨询就是这样,是一个慢慢深入的过程,许多人在渐渐发现自己的盲区后,会产生重新认识自己的感觉。就像全身细胞和血液完成了一次更替,成了一个新的自己,同时也仍是过去的自己。

第五章 暴力基因

  一

  有一日早上,我和往常一样早起去见张先生。

  出了小区大门,有几个早点摊,不远处就是公交站。

  人们熙来攘往,一幅繁忙的景象,这个时间大家都已经忙起来了。

  因为熟悉,眼前的景象并没有引起我太多的注意。我的脑袋还停留在昨天的个案里,一直在思考如何处理会更好。

  这个时候,一个人影突然闯入我的视线。

  确切地说,是我的注意力迅速被他抓住了。

  他的速度很快,以至于我看向它时,大脑还没有分辨出那是什么。那是我在平日没见到过的,而且也不会见到。

  那个人影,就在公交车里。车里有许多人,但他与其他人都不同,他的身体似乎处于黑暗之中,抑或他穿着一件黑色的衣服。

  车子经过我面前,那一瞥而过的瞬间,我看见了他的眼睛。

  对,只是一双眼睛。我看不清那人的容貌,但这双眼睛却让我在诧异之余捕捉到一丝熟悉感。

  我到底有没有看到一个人,是我眼花了吗?他又为什么让我感觉这么熟悉呢?

  一双眼睛……

  我一抬头,猛地愣怔在那里。

  那好像是曾经在镜子里出现过的一双眼睛,在那天的梦里,我也是先看到了一个人影,他的一双眼睛盯着我,然后……

  我怎么会在这里见到他?他应该不存在啊。

  我有些慌了神。

  我赶紧用目光再去搜寻那辆公交车,想确认自己是不是又看错了,却只看见了一个远去的车影。

  又遇到了这种情况,和上次一样,明明刚刚看见了什么,一晃神却不见了。

  是我又眼花了吗?

  然而,相比上一次,我的担心隐约加重了。

  上一次是在镜子里看见了东西,而这一次就在自己的身边,就在眼前!如果说镜子里有可能是反光造成的错觉,那在身边出现又要如何解释呢?

  这个人影以后是不是还会出现?是不是会在任意的地方出现?

  如果我在任何地方都会看见它,那大概就只有两种可能。

  一是它真的存在,它可能是某个人在监视我、跟踪我。

  二是……

  我怔住了。

  直到身边响起了电话铃声,我才意识到自己已经走到了工作室。

  我跳出刚才的思绪,接起电话,一个女人的声音传入我的耳朵。

  “你好,是心理医生吗?”她的声音虚弱而沙哑。

  “你好,我是心理咨询师陆宇,有什么可以帮到你?”

  “我需要帮助,你能帮帮我吗?不,是帮我的孩子……”她的语气听上去很焦虑,语言组织已显混乱。

  “不着急,你慢慢说。”

  “我的孩子,他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出来了。”

  “他把自己关在房间里?”

  “是的,你能不能过来一下?”

  “我现在没有时间,等会儿还有工作,最早可以预约的时间要两天以后。不好意思,你还需要吗?”

  她考虑了几秒钟:“好吧,那两天后你可以过来吗?我现在不确定,他愿不愿意……”

  这是在与青少年的咨询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往往表现为情况急迫,尤其是家长很急迫,他们想要孩子快点改变,又手足无措。

  “可以出诊。但是最好是征得孩子的同意后,他能有主动性是最好的,如果他是被迫的,会有更多的工作难度,我只能去试试了。”我得把困难先讲明,心理咨询不是灵丹妙药,也不是在紧急时刻用来“灭火”的工具。

  和身体的保养一样,当心理疾病的症状表现出来的时候,意味着内在的病灶已经存在许久,不合适的互动模式使得矛盾一天天地累积。

  矛盾终将爆发。

  这是一个发泄的过程,就像人需要眼泪,需要悲伤一样。

  这个时候首要的是保证当事人的人身安全,至于咨询,在当时可以起到一定的陪伴作用。而要从根本上解决病灶,这需要在冷静下来后,慢慢去探讨和思考。而决不是像许多家长所期待的那样,平日里从不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到了问题爆发的时候,无计可施,才想到让咨询师来帮忙灭火。

  除非咨询能够长期保持下去,否则情况稳定下来就不再重视,这种临时抱佛脚通常改变不大。

  “好,您就试试吧。”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