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问鼎中原,野心昭然若揭26(1 / 2)

杨武和小青快步跨过高高的门槛,沉重的殿门在他们身后轰然关闭,发出震耳欲聋的响声。

两人还没来得及抬头仔细打量,便被大殿中央那抹熟悉的身影吸引住了目光——李斯身着黑色官服,已经站在了大殿正中。

他微微低着头,双手合于身前,端坐在木案前,审批公务。

他的腰弯得很低,几乎与地面平行,整个动作缓慢而庄重,没有一丝一毫的敷衍。

嬴政的目光锐利如鹰隼,紧紧地盯着李斯,仿佛要将他看穿一般。

这道目光中蕴藏着无形的压力,让杨武和小青不禁屏住了呼吸,原本有些嘈杂的大殿瞬间安静下来,只剩下两人急促的心跳声在耳边回响。

空气中仿佛弥漫着一股无形的压力,令人感到格外沉重。

李斯在嬴政凌厉的目光注视下缓缓直起身子,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努力保持着平静的语气,开口道:“王上,关于几日前的楚国余党之事,臣已经进行了连日的审讯,那些余党们终于坦白了策划此事的全部过程。”

“说下去。”嬴政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金石般的质地,撞击在大殿的每一个角落,在空旷的大殿内回荡,久久不散。

李斯微微颔首,他的目光扫过手中的木牍,深吸了一口气,缓缓地将木牍从宽大的袖口中抽了出来。

这块木牍年代久远,表面已经有些磨损,泛着一种古旧的光泽,但上面的字迹依然清晰可见。

他的手指轻轻地在木牍上滑过,每一次触碰都显得那么谨慎,仿佛每一个字都承载着千钧之重。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李斯的声音虽不大,却清晰地在大殿中回荡,他一字一顿地念出古老的诗篇,每一个字都仿佛敲击在杨武和小青的心头。

嬴政听到李斯的吟诵,锐利的目光缓缓地从李斯身上移开,落在了那块古旧的木牍上。

他的目光如同鹰隼般锐利,扫过木牍上刻着的每一个字,试图从中找到答案。

木牍上的字迹清晰可见,是标准的小篆,笔锋苍劲有力,透着一股古朴的气息。

嬴政一眼就认出,这些诗句出自《诗经》中的《关雎》,是流传千古的名篇,连年幼的孩童都能吟诵几句。

他紧紧地盯着那些熟悉的诗句,眉头不自觉地微微皱起,心中泛起一丝疑惑。

这些诗句虽然优美动人,但却显得格格不入,与楚国余党谋反之事似乎毫无关联。

然而在此刻,它们却不再是简单的文学作品,而是隐藏着阴谋与秘密的线索。

杨武一脸震惊,心中掀起惊涛骇浪,脊背已经冷汗涔涔。

他瞪大眼睛盯着李斯手中的木牍,心脏狂跳,仿佛要从胸膛里蹦出来,上面的内容竟然与望夷宫小六住所发现的竹简内容完全一致,而且内容与匠人柳府上商人之女的情书也是如出一辙,这种难以置信的巧合让他一时之间竟不知该如何反应。

这惊人的巧合让杨武脑海中瞬间闪过无数个念头。

难道说这件事情还牵涉到相里由的同党?难道这不仅仅是一场普通的宫廷斗争吗?也不同于史书记载的权谋手段,而是一场楚国人与秦国王室贵族的密谋?

仔细一想…王后来自楚国,昌平君来自楚国,朝中一部分股肱之臣皆是楚国,他们与楚国联合,制衡秦国,并非不可能。

难道说这件事情还牵涉到相里由的同党?

杨武的脑海中霎时爆发出这个惊人的念头,他的手指不由自主地蜷缩起来,指节发白且微微颤抖。难道这不仅仅是一场普通的宫廷斗争吗?也不同于史书记载的权谋手段,而是一场楚国人与秦国王室贵族的密谋?

仔细一想…杨武的眼神从紧闭的殿门扫过,回忆起王后风姿绰约的身影,内心更加忐忑不安。

王后来自楚国,昌平君来自楚国,脑海中的画面交织重叠,耳边似乎都回响起那些股肱之臣的言辞,每一个字都透出一丝楚国的韵味,朝中一部分股肱之臣皆是楚国。

杨武的心头仿佛被重锤猛击了一下,他不由自主地捏紧了拳头,指尖深深地嵌入掌心,冷汗顺着额角流下。他眼神晦暗复杂,脑海中闪过一个更为恐怖的念头——或者宫中有人与楚国细作勾结在一起,企图策划一场惊天动地的阴谋?

大殿中落针可闻,李斯上前一步,将手中木牍轻轻放在嬴政面前的案几上,指尖轻轻划过那几行诗句,语气恭敬地说道:“王上,这些诗句看起来似乎平平无奇,但实际上却暗藏玄机。臣斗胆,请您竖着读。”

李斯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指着木牍上的诗句,示意嬴政仔细观察。

嬴政的呼吸微微一滞,他深邃的目光随着李斯的动作,从左至右,逐字逐句地扫视着木牍上的文字。

随着每行诗句依次排列,一个隐藏在文字中的秘密逐渐浮出水面。

随着他的视线移动,他的表情逐渐变得凝重起来。这些诗句竖着读时,竟然形成了一串密语,正是余党们用来传递计划的方式。他们巧妙地利用了这些古文,以诗意的外表掩饰了背后的阴谋。

嬴政心中寒意顿生,犹如寒泉涌动。

他微微颔首,望向李斯,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便被深深的赞赏所替代。他缓声道:“廷尉李斯,心思缜密,洞察秋毫,寡人甚慰。”

“关在窈君!”

嬴政猛地站起身,深吸一口气,一字一句地沉声念出,声音中带着一丝凝重,一丝寒意,一丝愤怒,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久久不散。

他双眼微眯,锐利的目光仿佛穿透了眼前的木牍,看到了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惊天阴谋,看到了那些蠢蠢欲动的叛逆之徒,看到了即将被颠覆的江山社稷。

“王上,”李斯斟酌着语气,语气愈发恭敬,“此处应是‘官载挑君’。”他顿了顿,观察着嬴政的神色,见他没有不悦,才继续说道:“此句暗藏深意,意指他们计划在官府中制造混乱,”他抬起头,目光坚定地与嬴政对视,“企图在咸阳城掀起轩然大波。”

杨武闻言,微微颔首,李斯所言非虚。

这项计划的确已经悄然进行,并在咸阳城掀起了一番不小的波澜。

他的脑海中浮现出那些潜伏在暗处的身影,他们如同幽灵般穿梭于市井之间,为这场阴谋添砖加瓦。

一想到自己也参与其中,杨武的心头便涌上一股难以言喻的不安。

然而,幸运的是,这场风波如同雷声大、雨点小,只是几处沼气爆炸,并未造成人员伤亡。

“关河窕子...这实际上是指‘关赫条子’...“

李斯眉头微皱,沉吟片刻,手指在木牍上轻轻划过,补充道。

“禾条?汝指的是……”嬴政的声音中透露出些许惊讶。

李斯点头肯定:“正是公子高。”

“关河窕子...这实际上是指‘关赫条子’...”

李斯低声说道,眉头紧锁,陷入沉思。他修长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发出轻微的“笃笃”声,与大殿外偶尔传来的鸟鸣声交织在一起。

他用指尖轻轻划过这几个字,语气笃定地说道:“这几个字分开来看,或许并无深意,但若是将它们联系在一起,便能发现其中隐藏的玄机。”

嬴政听到李斯的话,原本波澜不惊的脸上闪过一丝惊讶,他微微眯起双眼,深邃的目光落在李斯身上。

李斯微微躬身,语气恭敬地说道,“这‘关河窕子’实际上是指‘关赫条子’。”

李斯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指在木牍上轻轻划过,将“关河窕子”这几个字圈了起来。

“禾条?汝指的是……”嬴政的声音中透露出些许惊讶,他重复着李斯的话。

李斯抬起头,迎上嬴政探寻的目光,肯定地点了点头:“正是公子高。”

接着,他补充道:“公子高洞察细微,将韩国的弩臂用于秦弩中,打造出九州弩,这不是一件小事。”

李斯的语气中充满了赞许和钦佩,“因此,百姓感激他的功绩,便称他为赫条,寓意强大的弩臂。”

他顿了顿,继续解释道:“这正是对他才智与贡献的一种认可。”

嬴政微微点头,若有所思地看着李斯,脸上闪过一丝凝重。

“没错,他们的计划就是绑架公子高,逼问九州弩的打造过程!”

李斯的话语如同冰冷的箭矢,直刺杨武和嬴政的心头。

杨武脸色一寒,心头猛地一沉。公子高若是落入他们手中,那后果不堪设想!他立刻想到,如果公子高被绑架,那么与昌平君一同前去安抚民心的人又会是谁呢?

嬴政也意识到了这一点的严重性,他深吸一口气,剑眉紧紧地锁在一起,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忧虑。

送行之时的情景此刻在他的脑海中清晰浮现。

巍峨的咸阳城门下,公子高和昌平君并肩而立,谈笑风生。

他们身后,华丽的马车静静等待着,车身雕刻着精致的花纹,在阳光下闪耀着金色的光芒。

他仿佛还能听到车轮碾过青石板的声音,看到那匹枣红色的骏马甩动着鬃毛,感受到微风拂过脸颊,带来一丝淡淡的青草香。

当时自己就站在城楼之上,注视着他们缓缓驶离,直到他们的身影消失在视野的尽头。

难道,那马车中的公子高,其实只是一个替身?

李斯微微向嬴政躬身,提高了音量,他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王上请放心,”

他顿了顿,深吸一口气,仿佛要把殿内的紧张气氛一并吸入肺腑,“经过刺客们的坦白,由于公子高随昌平君一同前往南郡安抚民心,他们无法得手,”

“于是只能退而求其次,”他伸出右手,食指和拇指轻轻捏合,做了个“抓取”的手势,“绑架了参与弓弩制造的铁官丞。”

杨武恍惚间明白,原来在招贤居内,被绑架后灭口的高官正是铁官丞,背脊忽然间一阵冰凉。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