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宋家(1 / 2)

要说这宋家,其实并不是青山镇的原住镇民,而是在百年前才来到青山镇并在此安家。对于宋家来历,也没有多少人记得了,老一辈人相继离去后就再也没人在意过这事。

宋家祖上乃医谷杂役弟子,听闻宋家先祖少时双亲就因病去世,只能被寄养于村落里。因为双亲的离去也让他树立了学医救人的志向,成年后更是苦读医书,钻研医术,后来偶然间在山中采集到一株奇药,正好一位大人物病患缠身,急需此药救命,宋家先祖便不要回报而直接把那株奇药转送给那位大人,那位大人病愈之后为了回报恩人,向其好友多番打听,这才知晓宋家先祖有济世救人的愿望,于是便书信一封介绍其拜入医谷。

自从拜入医谷,宋家先祖一直勤勤恳恳,起早贪黑地学习,就是为了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只可惜虽然尽了人事,但奈何天资低下,平白蹉跎几十年,等到两鬓发白才终于认清现实,无奈之下只能带着自己的妻子儿女离开了医谷,来到青山镇落户为家。

在青山镇安家后,宋家先祖并未忘记自己自小的志向,恰好青山镇地处空旷,来往行商居多,也能够收集到各种地方的奇药,平常也会将药物放在这里贩卖,当地人也热衷于采药卖钱,所以宋家先祖一合计,便开了一家医馆,凭借自己在医谷中所学医术治病救人。

宋家传承到现在,已经有四代人,当代宋家医馆的馆主便是宋代先祖的孙子宋郎中宋宝。宋郎中的父亲在一次出门采药中不慎失足,跌落山崖而死,当时刚刚及冠的宋郎中接过这份家业。多年来,宋郎中一直兢兢业业,努力研习家传医术,不忘宋家祖训,济世救人。这许多年来,倒也为他自己赢得一个妙手回春的美名,不仅攒的偌大的家业,甚至还娶了自己的青梅竹马宋夫人,生了一个可爱的女儿,宋郎中自认为人生已是非常圆满,再无他求。

可是最近,宋家出了一件事,让原本心情还很好的宋宝变得忧愁起来。那天下午,宋郎中关闭医馆去隔壁街买了一些熟食便回家吃饭,一进家门,宋夫人并没有如往常一样迎上前来,在整个宋家院子里也没有见到一个人的踪迹,仔细听听,隐隐还有些哽咽的声音传来,宋郎中顿感不妙,放下手里拎着的吃食就顺着声音找去。

声音的来源是在女儿的房间,来到屋外,哽咽的声音已然很大了,宋郎中着急地走进女儿房间,看见自己夫人正抱着女儿宋茹倚靠在床上轻拍安慰,两个丫鬟也在房间里陪着两人,宋茹眼睛带有血丝,两眼哭肿了,此刻还在流泪,一看见自己爹爹回来哭的更大声了。

宋郎中心疼坏了,赶忙走上前去询问事情经过,一番言语后才得知原来是宋茹做了噩梦,梦见一只恶妖追杀她,并且还扬言如果宋家不交出东西就要宋家全家永无宁日。

宋郎中本以为只是寻常的噩梦,可能是因为梦境太过于真实所以才导致女儿有如此大的反应,于是宋郎中便开了几副安神茶,让丫鬟煎熬给宋茹喝下。可是这之后的情况并没有好转,一连几天宋茹都食不下咽,心事重重,哪怕喝了他开的安神茶半夜也会梦见被恶妖追杀吓醒,甚至到后来,白天精神恍惚还将丫鬟看成在梦中追杀她的妖物,而且头痛剧烈,难以忍受。

宋郎中意识到这件事不寻常,可能是沾上了什么怪东西,无奈自己没有能力解决,只能到镇上衙门请动镇长以及朝廷派来镇守在此的斩妖司镇守使。

本以为事情能够就此解决,谁知两位大人来此居然也束手无策,夜晚两人也曾守在女儿宋茹房内,可别说妖族踪迹,就连妖气都探查不到半分。

其实对于妖族所要之物,宋郎中有所猜测,那是宋家祖上留下之物,听宋郎中父亲说宋家先祖曾经是一家以医术为主的仙门的弟子,宋家先祖离开仙门时带出来的一颗种子,偶然之下培育而成一株奇物,据说此物有药死人,肉白骨的功效,宋家先祖临终之时有言,这种奇物有从阎王的手里抢人一命的能力,不到万不得已不能动用。

看着女儿痛苦的样子,宋郎中有些纠结,一边想拿那株奇物去救人,一边又被家国之情束缚着,那是妖啊,作为人,怎么能向妖妥协呢。

正午,宋家家里,宋茹又喝了一碗安神药,方才在宋夫人的安抚下缓缓入眠,正午烈阳高照,青山镇的守护阵法乃是阳火属性,因此在正午时分威力最强,也因此,那只妖物的力量在这时并不能穿透阵法进入宋茹睡梦之中,也只有这时,宋茹才能歇息一个时辰,时辰一过,必定因为妖族力量而做噩梦惊喜,然后再也不能入眠。

眼见女儿已经入睡,宋郎中将青山镇镇长孙和以及斩妖司镇守使霍扶青请出门外。

“两位大人,真的没有什么办法了吗,小老儿愿意倾家荡产来挽救小女。”

“......此妖能以其妖力倾入青山镇不惊动阵法,并能够完整构建一个梦境将令爱拉入其中,这种妖物的害人方法闻所未闻,我在斩妖司所派发的妖物详解上并没有寻到对应的妖物,请恕在下无能。”

说话的人是斩妖司镇守使霍扶青,浓眉大眼,一嘴络腮胡,腰上别着一把横刀。

“是啊,我和霍大人这几日一直留意观察,并没有发觉妖族踪迹,阵法也没有被惊动的痕迹,而且也找不到这只妖物到底是凭借何等手段进我青山镇内。”

“不过你也不用过多担心,我已经书信一封上报,请求县令大人派人替我们解决这只妖物,不过还需些时日,如今看来,也只能拖着了。”

“多谢两位大人替小女操劳,小老儿已备好薄礼送至衙门。”

“替民解忧乃本官份内之事,不必如此。”

“......”

返回